[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年 31卷 S1期
刊出日期:1996-12-30

目录
论文
   
目录
0
目录
1996 Vol. 31 (S1): 0-0 [摘要] ( 65 ) [HTML 1KB] [PDF 0KB] ( 100 )
论文
1 张德林
地震储层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对储层作横向预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储层的分布、连续度;二是研究储层厚度的顶面构造形态;三是研究储层的物性参数;四是研究储层内所合流体性质及其分布。储层物性和充填在其中的流体性质造成了地震反射波的速度、振幅、频率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储层横向预测的主要依据。由于地震资料的多解性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局限性,所以储层横向预测的精度也受其限制。本文对影响储层横向预测的因素作了深入地分析。
1996 Vol. 31 (S1): 1-10 [摘要] ( 250 ) [HTML 1KB] [PDF 797KB] ( 625 )
11 刘传虎, 刘福贵, 李卫忠
时频分析方法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所述的时频分析方法是采用快速傅里叶交换,将时间域地震记录变换为频率域。通过对不同厚度组合地层模型及储层合油气模型的时频特征分析发现:①时频特征值变化的方向性取决于地层厚度的变化方向;②时频能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地层组合、子波波形特征及反射系数的变化。因此,在已知地区地质条件下,可根据时频能量的变化定性地预测储层的含油性,反演储层的厚度。文中对ZX、CX等地区的储层进行了时频分析,预测了储层厚度及含油气性,提高了勘探精度和效益。
1996 Vol. 31 (S1): 11-20 [摘要] ( 368 ) [HTML 1KB] [PDF 710KB] ( 826 )
21 张鸿烈
叠前地震速度谱信息与油气关系研究及实例
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地提高了找油找气的效率。不管用什么手段,其目的是把地下油气藏位置、范围及丰度等,用适当的形式描绘出来,指导勘探与开发。实践表明,用叠前地震速度谱信息,如道集上强振幅、速度谱上极值点的强能量及其横向追踪,可以把含油气的砂体圈定出来;再根据气、油、水的密度差和相对低速差以及一定的时空位置关系等,又可确定出油、气、水的边界。文中给出了研究实例。
1996 Vol. 31 (S1): 21-27,58 [摘要] ( 230 ) [HTML 1KB] [PDF 576KB] ( 577 )
28 吴键
西杨村砾岩体的地震识别及储集条件研究
西杨村地区存在一个大型砾岩体,该砾岩体的层速度高达6000m/s,与层速度为4500m/s的围岩形成强的反射界面。该砾岩体内部为块状结构、岩性均匀,与周围层状砂、泥岩呈现出不同的地震相特征。据此特征可勾绘出砾岩体的空间形态。经沉积、构造分析,该砾岩体的高部位具备构造裂缝的发育条件。
1996 Vol. 31 (S1): 28-32 [摘要] ( 237 ) [HTML 1KB] [PDF 469KB] ( 557 )
33 武耀辉, 吕庆林, 王明亮, 刘建东
相位剖面和组时间剖面在识别古潜山中的应用
冀中拗陷是以发现古潜山油田而著称的,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人,利用常规地震资料发现和落实古潜山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常规处理的剖面不能很好地反映复杂构造的缘故。在复杂介质中,由于反射波场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类型的波,这些波又互相干涉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混合波组,所以对复杂介质的波场更可行的假设应该是波组具有复杂的干涉特点,它是在非均质的地层界面上散射而形成的准频散波组,波组特性取决于相位特性及其振幅包络(组)特性(Gelehinsky,Lanela和Shtivelman,1985)。
1996 Vol. 31 (S1): 33-37 [摘要] ( 254 ) [HTML 1KB] [PDF 558KB] ( 707 )
38 王裕玲, 周志才
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划分沉积微相
多年以来,在松辽盆地依据地震资料寻找高台子油层一直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该油层内部没有连续反射波。以往根据地震资料划分大套沉积相的方法指导该油层找油是不适用的。本次研究工作采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通过深人细致的分析,发现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那些不规则的杂乱同相轴多数是地下微相特征的反映。本文将阐述根据地震剖面同相轴反射特征划分油层沉积微相的具体方法及取得的地质成果。
1996 Vol. 31 (S1): 38-42 [摘要] ( 237 ) [HTML 1KB] [PDF 424KB] ( 630 )
43 梁顺军, 梁顺彬, 肖宇
地面地质横剖面在川东高陡构造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的作用
川东高陡构造具有同心褶皱的特点,地下构造的脊点与地面构造的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设计出的地质物理模型,不但可以帮助处理好构造顶部和轴部的地震资料,还能使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更加合理。本文中的地质模型就是依据地面地质横剖面设计的,文中用实例说明了地面地质横剖面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的重要作用。
1996 Vol. 31 (S1): 43-48 [摘要] ( 340 ) [HTML 1KB] [PDF 548KB] ( 777 )
49 林自强
地震信息应用的新途径
利用地震、地质资料进行储层及流体预测是多年来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家的理想与追求,现已发展了多种信息应用方法,其中多数是利用地震信息的某种属性与储层、流体的相关性建立关系,然后由这种已知关系来推测未知。
1996 Vol. 31 (S1): 49-58 [摘要] ( 263 ) [HTML 1KB] [PDF 878KB] ( 576 )
59 程增庆, 王肖颖, 王志荣, 邱洁, 吴奕峰, 勾精为
三维地震横向分辨率的研究
三维异常地质体的类型有很多,其地震特征也各不相同,在地震解释中,准确地识别各类地质体及其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用地震反射波法发现并圈定其边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地震记录仪器和检波器的进展推动了地震定量解释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利用地震波的振幅特征进行定量解释进展更快。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全三维偏移成为常规方法,为地震地质解释提供了可靠的解释数据。
1996 Vol. 31 (S1): 59-63 [摘要] ( 271 ) [HTML 1KB] [PDF 434KB] ( 737 )
64 刘全稳
测井神经网络技术综述
本文首先概述了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说明应用神经网络可解决非均质性的非线性映射问题,然后论述了神经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它是由大量的神经元广泛连接形成,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 本文采用的是多层感知机网络结构,它是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组成,每层都有多个神经元组成,层间给定权重值,可进行数据处理。当信息输入后,只要进行一定量次的训练,就可以得出最终的期望输出。本文将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测井解释中,所编制的一整套处理软件,可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车测井、声波时差、密度测井、中子测并及井径测井曲线等,对储层的孔隙率、渗透率、泥质含量、油气饱和度,以及工区的岩性岩相识别、裂缝层识别、油气水层识别等作出预测。文中最后提供了胜利油田利用该法对两口井进行了全井段的油水层预测,符合率达93%。
1996 Vol. 31 (S1): 64-69 [摘要] ( 249 ) [HTML 1KB] [PDF 429KB] ( 783 )
70 周总瑛, 张博全
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百色盆地东部地区孔隙流体压力及流体势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主要与地层的压实程度(孔隙率)、岩性、埋藏深度有关。当地层出现欠压实时,层速度就会出现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出现高异常,进而导致流体势出现高异常。从流体势的理论出发,油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的,并在低势区的圈闭中形成油气藏。根据这一观点,便可利用地震资料由预测流体压力和流体势进一步预测油藏分布规律。
1996 Vol. 31 (S1): 70-75,81 [摘要] ( 391 ) [HTML 1KB] [PDF 477KB] ( 502 )
76 冯太林
用转换波探测直立裂隙系
众所周知,在地壳上部广泛分布着充满流体的定向排列裂隙(Crampin,1985 )。地震学家们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发现,地球的地壳和上地慢可看作为一个方位各向异性模型。在实验室内,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不同受压条件下的横波分裂观测表明,偏振分裂横波与裂隙强度和走向有关(Rai等,1986)。Johnston (1986)报告说,他们在井中地震反射资料中观测到了裂隙系的速度各向异性。在同一年里,Lynn和Thomsen在地面反射地震资料中也观测到了横波。Alford (1986)通过使用两个横波偏振源进行激发,找出了各向异性体自然坐标的指向。
1996 Vol. 31 (S1): 76-81 [摘要] ( 270 ) [HTML 1KB] [PDF 427KB] ( 627 )
82 吴晓智, 向书政
霍玛吐冲断构造模式的建立
立足于山地地震资料,结合钻井、重磁力资料,建立了霍玛吐冲断构造解释模式。霍玛吐冲断构造,先褶后断;在老第三纪地层内形成冲断滑脱,致使深浅层构造不一致,构造高点南移。由于霍玛吐构造带属新生代构造,形成较晚,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不利。
1996 Vol. 31 (S1): 82-87 [摘要] ( 220 ) [HTML 1KB] [PDF 466KB] ( 640 )
88 张昌君, 韩其玉, 冯弘
用基因算法估计剩余静校正量
静校正问题是一个以炮点和接收点时移为参数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用一串二进制码表示炮点和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这串码就对应于生物体的DNA。可以用基因算法估计剩余静校正量。我们在基因算法中增加了基因反码的操作,并将基因算法和似线性优化技术相结合,作为种群进化的另一动力,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使获得全局最优解有了更大的保证。
1996 Vol. 31 (S1): 88-92 [摘要] ( 296 ) [HTML 1KB] [PDF 494KB] ( 511 )
93 刘鹏程
大剩余静校正量的自动求取
本文将一种混合全局优化方法用于大剩余静校正量的估计。该方法综合了模拟退火和单纯形方法的优点,便于实际应用。采用负的叠加能量作为目标函数所计算的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搜索到全局最优解。
1996 Vol. 31 (S1): 93-97,103 [摘要] ( 277 ) [HTML 1KB] [PDF 462KB] ( 657 )
98 董林平, 何翔
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拾取速度谱
目前普遍采用在速度谱上逐点进行手工拾取的方法,不仅费时,而且也不容易控制速度的横向变化。为此,本文采用误差反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来自动拾取速度谱。网络的输入是一组速度向量,它们是对某个待拾取速度谱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用二叉排序树方法选出的一组回想输入向量,网络输出节点的值代表了实际输入速度向量与样本向量的逼近程度。对一个新的速度谱要用上次拾取的邻近的叠加速度重新训练网络,然后再进行拾取,直到所有谱都拾取完。这样的网络就可以适应速度的横向变化。 实际应用表明,BP神经网络完全可以取代手工拾取,且省时,50个谱只需20min左右;省力,只需提供一个谱样本,不需其它干预,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1996 Vol. 31 (S1): 98-103 [摘要] ( 444 ) [HTML 1KB] [PDF 522KB] ( 532 )
104 李桂元, 石长福, 畅春香
BD地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
塔里木盆地BD地区为沙漠覆盖区,野外施工常采用浅井组合激发,地震记录上出现很强的浅层折射干扰和低频干扰,严重地掩盖了地下有效的反射信息。按照一般沙漠区常规处理流程处理这样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无法达到地质任务的要求。为此,我们采取了三方面措施:①叠前去噪,提高资料的分辨率;②应用广角反射信息提高剖面的信噪比,获得好的基底反射;③叠后F-K域信号增强处理,解决低信噪比问题。最终获得了能用于地质解释的剖面。
1996 Vol. 31 (S1): 104-109 [摘要] ( 252 ) [HTML 1KB] [PDF 720KB] ( 521 )
110 常新伟, 管叶君, 张成民, 徐国庆
相关法保频叠加
叠加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常规处理技术。但是,当有效波的同相性不好时,叠加不仅不能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提高倍,而且会损失有效波高频成分,使地震于波的相位发生畸变。本文采用归一化相关法提高CDP道集反射同相轴的同相性。叠加后保留了有效波高频成分,提高了信噪比。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靠,效果显著。
1996 Vol. 31 (S1): 110-113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319KB] ( 621 )
114 阎贫, 姜绍仁, 黄志明
声纳浮标折射资料的自动速度分析及其应用
通过对声纳浮标记录的,τ-υ变换,获得了折射波的速度谱,并由计算机完成速度谱的拾取和时一深转换。由于声纳浮标资料记录的排列跨度大、记录的时间长,所以在资料处理中,尤其是微机处理时,在时一空域上进行分窗处理,可以节省内存和计算量。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了所用方法的可靠性。
1996 Vol. 31 (S1): 114-121 [摘要] ( 250 ) [HTML 1KB] [PDF 745KB] ( 557 )
122 袁建国
逐点滑动式黄土密度补偿校正法及其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黄土源复杂地区重力资料预处理时消除黄土塬复杂地区密度差异影响的方法——逐点滑动式黄土密度补偿校正法,介绍了其原理和方法,并经过陕北某工区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1996 Vol. 31 (S1): 122-124 [摘要] ( 302 ) [HTML 1KB] [PDF 252KB] ( 612 )
125 谌卓恒, 付全全
一种估计未发现构造圈闭个数及圈闭面积大小分布的概率模型
在石油地震勘探中,地震测网密度为勘探程度的函数。勘探程度越高,测网的密度越大,地下地质构造四闭被检测到的概率也越大。本文根据顺序取样模型矩法中的H-T估计子介绍一种概率模型。在给定地震勘探测网密度的情况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出探区中未被发现构造圈闭的个数及其构造规模分布的概率。此方法对优化测线布局和工作量测算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1996 Vol. 31 (S1): 125-128 [摘要] ( 253 ) [HTML 1KB] [PDF 342KB] ( 529 )
129 孙新, 林其伟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井下高速数据传输短节设计
本文讨论了基带频谱成型、卷积编码、多电平正交调幅QAM、匹配滤波、电缆多路复用、维特比译码等技术在数传短节中的应用,提出了适用于井间地震井下数据采集的高速数据传输短节的技术方案,其传输速率可实现地震数据的实时传送、接收与采集。
1996 Vol. 31 (S1): 129-135 [摘要] ( 255 ) [HTML 1KB] [PDF 468KB] ( 512 )
136 傅同庆, 李光文
硕果累累的石油物探局软件技术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石油物探局结合生产实际,在地震采集、处理和综合解释三大环节中涌现了一批国产化优秀软件。这些软件无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还是在提高作业质量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找油找气作出了贡献。现将其中几个主要的大型软件介绍如下。
1996 Vol. 31 (S1): 136-140 [摘要] ( 245 ) [HTML 1KB] [PDF 425KB] ( 599 )
141 董耀武
DSS-10A数字地震仪的设备改造及同步问题的讨论
DSS-1OA为美国原GEOSOURSE公司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浅层地震仪,其最高采样率为0.5ms,具有垂直叠加及其它先进功能,是城市勘探较为理想的设备。但直接用此仪器与夯源、锤源等人工激发源连接,不能实现其所具有的功能。从1992年起,我们对其进行了改造,已使之成为城市勘探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设备。
1996 Vol. 31 (S1): 141-143 [摘要] ( 235 ) [HTML 1KB] [PDF 246KB] ( 558 )
144 邹福田
九轨磁带机技术的新发展
进人90年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数据信息量急剧上升。承担着这些数据偿息存储、备份、交换任务的设备仍然是磁盘、磁带和近二年来迅速崛起的光盘,而其中磁带存恨以其存储容量大、成本低、无病毒感染、抗震性能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作为各种数字磅带记录技术之父的九轨、半英寸技术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良好的数据交换性、抗震性在石油、地质勘探行业、邮电计费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九勒磁带机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九轨磁带机与20年前相比,无论在体积、性能、可靠性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以下就几个主要方面作一简介。
1996 Vol. 31 (S1): 144-146 [摘要] ( 225 ) [HTML 1KB] [PDF 214KB] ( 563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