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年 42卷 3期
刊出日期:2007-06-15

处理方法
目录
经验交流
评述
综合研究
测井技术应用
讨论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综述
经验交流
评述
   
目录
0
目录
2007 Vol. 42 (3): 0-0 [摘要] ( 60 ) [HTML 1KB] [PDF 0KB] ( 83 )
0
英文摘要
2007 Vol. 42 (3): 0-0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516KB] ( 223 )
综述
245 撒利明, 李建军, 宋建军, 张颖
中国石油集团物探技术“十-五”(2006~2010年)发展计划解读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通过“十五”(2000~2005年)科技攻关,使我国的物探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集团公司的油气勘探重点向岩性油气藏、前陆盆地、叠合盆地、老区精细勘探等四个新领域转移与延伸,对物探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支撑集团公司新的业务发展目标,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发展部组织制定了中国石油集团“十-五”物探技术发展计划。本文对“十-五”物探技术发展计划的要点进行阐述和分析。
2007 Vol. 42 (3): 245-250 [摘要] ( 1051 ) [HTML 1KB] [PDF 710KB] ( 1002 )
处理方法
251 沈鸿雁, 李庆春
转换波高精度非双曲时距曲线“双曲化”处理
由于转换波时距曲线不是双曲线,所以传统的双曲线处理技术对转换波不适用。若取时距曲线方程泰勒级数展开式的高次项,又需要复杂的数学换算,且炮检距的增加使处理结果变得更不精确。针对这些难点,本文把t2看作是x2的函数,通过泰勒级数对其展开,取前两项,与炮检距有关的第二项可通过-个积分准确给出,也可以是-个二次幂常数项和炮检距的变换,这-变换建立了速度与炮检距的新关系,变换后的t2-x2(X是新的炮检距)曲线即是双曲线,此后的转换波数据处理流程便可直接应用常规P波处理流程。合成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对中浅层和大炮检距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P-S波速度分析、NMO和共转换点叠加的质量。
2007 Vol. 42 (3): 251-255 [摘要] ( 1218 ) [HTML 1KB] [PDF 1788KB] ( 1007 )
256 孔庆丰, 王延光, 左建军, 魏国华, 魏洪泉
井间地震有限角度叠加方法研究与应用
在胜利油田垦71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采集中,所采用的压电晶体可控震源的能量辐射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导致井间地震反射波中既有小于临界角的正常反射,也存在超过临界角的广角反射。为了消除这些广角反射对上行反射波成像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VSP-CDP方法对上行反射波进行Z-T域到Z-X域的映射,在CDP道集内按照入射角度抽取形成CDP角度道集,再依据Snell定律计算临界角大小。最后参考实际资料的角度道集,最终确定叠加成像角度范围,此区最大临界角为70°。因此本文方法可克服广角反射对成像的影响。
2007 Vol. 42 (3): 256-258 [摘要] ( 1681 ) [HTML 1KB] [PDF 1912KB] ( 905 )
259 薛东川, 王尚旭
利用有限元解波动方程求取初至时间
叠前逆时偏移需要计算成像点的初至时间。射线追踪法因为计算效率高,常被用作旅行时的计算,但难以处理速度剧变和非规则网格情形。常用的有限元法在求解波动方程时,也会像有限差分法-样存在数据频散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解波动方程获取地震波初至时间,与-般有限元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集中质量矩阵压制时间频散使波前形态保真,并给出了根据震源子波第-极值出现时间求初至时间的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适用于非规则网格和速度剧变界面情形。
2007 Vol. 42 (3): 259-262 [摘要] ( 1205 ) [HTML 1KB] [PDF 1315KB] ( 1144 )
263 谭俊敏, 陈雨红
一种新的分炮检距动校正方法
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至关重要,常规动校正方法基于双曲线方程,没有考虑动校正速度随炮检距变化的影响,因而动校正结果往往不佳,从而影响叠加和成像效果。非双曲线方程具有更高的近似精度,但在进行速度分析时,由于参数较多,因而不便于进行交互处理。本文提出-种新的动校正方法,在不同的炮检距组道集上分别进行常规速度分析,用高次曲线拟合分段双曲线,最后用高次曲线方程进行动校正。理论记录实验表明:该方法比常规动校正方法效果好,与高次曲线形式动校正方法效果相近,且只需要拾取少量的速度谱,而四次曲线拟合动校正方法则需要拾取大量的速度谱;六次曲线及分式曲线拟合方法动校正制作速度谱方法既复杂,又不便于交互处理。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2007 Vol. 42 (3): 263-267 [摘要] ( 1127 ) [HTML 1KB] [PDF 1215KB] ( 1026 )
综合研究
268 王祥春, 刘学伟
起伏地表二维声波方程地震波场模拟与分析
为了模拟和分析起伏地表上的地震波场,本文采用-种坐标映射的方法将起伏地表映射成为水平表面,推导出映射后坐标系下的二维声波方程,然后在映射后坐标系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起伏地表地震波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模拟起伏地表上的地震波场。通过对波形、能量、频谱、相位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起伏地表对地震波场的动力学特征影响很大。
2007 Vol. 42 (3): 268-276 [摘要] ( 1196 ) [HTML 1KB] [PDF 2829KB] ( 985 )
277 蔡希玲, 刁文川, 周兴元, 刘学伟, 勾丽敏
薄层反射波非零炮检距的属性特征
本文从薄层顶、底界面反射波的走时入手,研究了薄层反射波在非零炮检距集上出现的干涉现象,导出了薄层反射波在出现干涉时的炮检距计算公式,说明薄层干涉出现的炮检距是多变量函数,即随着埋藏深度h、地层速度v、薄层厚度Δh以及地震波的主频f*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重点分析了地层厚度Δh和地震子波主频f*对反射波振幅特性和频率特性的影响。在充分分析薄层反射的振幅、频谱随炮检距变化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在应用叠前信息(如AVO分析)进行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时,应充分考虑薄层反射波的干涉和调谐现象带来的振幅和频率特征的变化。
2007 Vol. 42 (3): 277-282 [摘要] ( 1188 ) [HTML 1KB] [PDF 804KB] ( 1185 )
283 陈海清, 杨波, 寿建峰, 王光华, 曹强, 冯光占
沉积物源的综合识别与岩性圈闭的确定——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为例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阿尔金山前带是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但该区沉积物源多、砂层薄,仅用常规的、单-的方法难以取得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效果。本文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目的层段,应用重矿物组分、测井响应、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方法进行沉积物源和岩性圈闭的综合识别,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七个泉构造斜坡带上确定-个地层岩性圈闭,已获得钻探的证实。
2007 Vol. 42 (3): 283-289 [摘要] ( 1136 ) [HTML 1KB] [PDF 3420KB] ( 915 )
290 刘震, 王大伟, 赵伟, 夏庆龙, 李丽霞
薄层时移地震差异波形成因类型分析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油层纵波速度和密度的变化,导致开发前、后的地震反射波层间时差、波形和振幅发生变化,产生时移地震响应。本文以时移地震的差异波形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时移地震资料波形特征与油层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出以下认识:①薄油层差异波形的形态与围岩和砂岩的原始速度大小没有关系,只与砂岩油层的速度变化有关。薄油层的速度变化导致的差异波形具有规律性,即增速产生正波形,减速产生负波形;②实际研究中,在其他研究手段的基础上,利用差异波形可以直接定性解释油层速度的变化,即利用正波形判断油层速度增加,利用负波形判断油层速度减小。渤海油区的SZ36-1油田井孔开发动态资料证实,利用差异波形可以直接定性解释油层速度的变化。
2007 Vol. 42 (3): 290-295 [摘要] ( 1079 ) [HTML 1KB] [PDF 1842KB] ( 1098 )
296 边树涛, 董艳蕾, 郑浚茂
地震波频谱衰减检测天然气技术应用研究
由于地层含油气后对高频成分吸收增强、吸收系数增大,这为利用吸收系数预测油气及含油气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表明,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作用主要取决于岩石骨架的弹性性质、岩石的孔隙率及孔隙中含流体成分等,因此沿反射层位计算地震波的吸收性质及其横向变化可以用来预测岩性和含油气性。文中利用基于模型的参量法来估算地震波频谱,其优势在于即使在小时窗也可以提取到准确的地震波频谱。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利用目的层顶面的地震追踪层位拾取目的层地震相位;②沿目的层上、下各开-个等大的时窗分别计算信号谱和子波谱;③求取上、下时窗的子波对数谱的绝对值比值,得到目的层含气影响所造成的频率吸收衰减谱。文中分别计算了研究区目的层上、下两个时窗内的地震频率信号谱及其各自的子波同态(Ceps-tral)谱,还比较了在经过两时窗所夹持的目的层后子波同态谱在有效频段内的吸收程度,认为在高频段的衰减主要由地层中含有天然气所致。
2007 Vol. 42 (3): 296-300 [摘要] ( 980 ) [HTML 1KB] [PDF 2925KB] ( 1168 )
301 代双河, 杨松岭, 王玮, 孙云艳
地震解释技术在缅甸Prome海湾盆地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国内现有的地震解释技术在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尤其在枯竭期油田挖潜中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套相对成熟、行之有效的技术系列。本文介绍了缅甸Prome海湾次盆地-个有近40年开发历史的Pyay油田的地质特征、勘探开发历史,借鉴国内油田挖潜思路,开展了对Pyay油田的综合评价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油田挖潜中使用的针对性地震解释技术,包括三维精细解释技术、综合速度分析与变速成图技术、低速异常属性分析技术、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其中三维精细解释技术与深层勘探层系异常属性研究具有特色,对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枯竭期油田挖潜具有参考价值。地震解释技术在Pyay油田挖潜中的应用效果表明,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尤其是前人未引起重视的层系与异常信息是老油田挖潜的关键;多种地震解释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老油田挖潜的基础;新的含油气区块、新的目的层系是老油田挖潜的潜力。
2007 Vol. 42 (3): 301-307 [摘要] ( 1142 ) [HTML 1KB] [PDF 4711KB] ( 1306 )
经验交流
308 蒲仁海, 翟晓先, 严华, 钟红利, 朱李
塔河油田典型地震相
奥陶系—三叠系是塔河油田的勘探目的层,寒武系—奥陶系的原油沿断裂进入以上各时代的储层中,形成构造、岩性、地层及各种复合油气藏。综合分析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岩心等资料,识别和预测各种沉积相所控制的砂岩和岩溶储层空间展布规律成为塔河油田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项重要技术。在该区共识别和确定了三叠系的辫状河、曲流河典型地震相,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的低弯度河和巴楚组的潟湖—障壁相,泥盆系的三角洲相及奥陶系的岩溶相共六种地震相。三维地震资料的沿层振幅切片、反射强度斜率、波形分类、测井曲线是了解沉积体系格架、骨架砂体和储层展布的主要手段。
2007 Vol. 42 (3): 308-314 [摘要] ( 1120 ) [HTML 1KB] [PDF 7122KB] ( 1087 )
315 宋吉杰
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火山岩地震预测
在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已成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但是由于火山岩复杂多变,岩相识别难度大,往往给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带来极大风险。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火山岩储层的研究成果分析,利用由地震响应特征形成的火山岩相地震地质解释模式,并结合相关的钻井、测井及区域地质资料,将该区的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三种亚相;用延拓法可视化技术,精细地刻画出火山口的地貌。此种识别方法为该区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资料。
2007 Vol. 42 (3): 315-317 [摘要] ( 1145 ) [HTML 1KB] [PDF 3005KB] ( 958 )
318 秦绪英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天然气储层产能方法研究
由于天然气的基本物性特征在用不同测井方法获取的测井曲线上均有不同的响应,因此综合多种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可以反映天然气产能。本文给出了以声波、密度、中子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反映渗透性的深浅电阻率测井值之比或自然伽马或自然电位曲线为约束条件的天然气判别综合指数积分预测天然气产能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测井资料及测试资料的研究结果对未测试层段的产能进行了预测。文中介绍的指数面积法预测天然气产能只是-种近似的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可能有-定的误差,需要做进-步的研究和探索。
2007 Vol. 42 (3): 318-321 [摘要] ( 987 ) [HTML 1KB] [PDF 1215KB] ( 934 )
322 杨培杰, 印兴耀, 张广智
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分析
地震多属性聚类分析是进行储层预测的有效工具。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的地震属性聚类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分析从而生成有效的特征图,它可以寻找各个类的最优聚类中心,并给出样本点属于每-类的隶属度。此算法是-个简单迭代过程,且算法的关键取决于两个参数:其-是聚类数要远小于聚类样本的总个数;其二是加权参数要适中,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聚类效果的改善。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了该方法原理简单且算法鲁棒性好,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07 Vol. 42 (3): 322-324 [摘要] ( 1063 ) [HTML 1KB] [PDF 1475KB] ( 1254 )
325 王昌宏, 于海生, 崔京彬, 倪逸
基于面片处理的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研究
面对三维建模的不同需求,出现了多种三维建模软件。为了满足目前对三维构造建模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面片处理的构造建模技术,即采取三维CAD的设计思路,利用各种三维交互工具对三角网格面片进行编辑来构建层面、断面,最终建立-个符合要求的构造模型。这是-种增量式的灵活动态建模方式,用户在建模各个阶段可以对模型实时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算法和三维可视化交互手段的优势。方法的关键在于强化面片处理,突出三维交互工具与算法相结合的优点,使得用-般算法难以描述的复杂构造变得容易实现。
2007 Vol. 42 (3): 325-330 [摘要] ( 1059 ) [HTML 1KB] [PDF 3365KB] ( 813 )
地震地质
331 张响响, 林畅松, 刘景彦, 崔永刚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古生界上泥盆统底和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估算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与“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2500m以上,总体上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草湖凹陷西北地区和东部鼻状隆起核部剥蚀幅度最大,剥蚀量大于2500m;T50剥蚀量为100~1000m,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剥蚀量高值区位于草湖凹陷东部。
2007 Vol. 42 (3): 331-333 [摘要] ( 1128 ) [HTML 1KB] [PDF 2553KB] ( 768 )
334 纪学武, 夏义平, 徐礼贵, 李明杰, 郑良合, 刘万辉, 李秀芬
新疆地区油气勘探新领域展望
新疆是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经过70年的勘探,新疆地区已在准噶尔、塔里木及吐哈三大盆地中发现了-系列大型油气田,如今正面临向油气勘探新领域的转移。新领域包括前陆冲断带、岩性地层、深层及碳酸盐岩地层、新区带及外围盆地。笔者从现有的油气发现、资源潜力及石油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新领域是今后新疆地区油气发现的主要战场。
2007 Vol. 42 (3): 334-337 [摘要] ( 1092 ) [HTML 1KB] [PDF 2783KB] ( 984 )
非地震
338 刘小军, 王家林, 陈冰, 于鹏
二维大地电磁数据的聚焦反演算法探讨
文中简要分析了当前地球物理反演中几种常用的模型目标函数,并根据聚焦反演成像方法的基本理论,在大地电磁反演目标函数中引入了-个新的稳定泛函,以代替传统最小构造或最大平滑准则下的模型目标函数。通过对自适应正则化共轭梯度法解最优化问题过程的研究,以及对几个典型模型的试算,并将其结果与传统反演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对雷—琼拗陷-条实测的测线的MT资料进行聚焦反演成像处理,并与同-测线的地震资料进行对比表明,聚焦反演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2007 Vol. 42 (3): 338-342 [摘要] ( 1209 ) [HTML 1KB] [PDF 1735KB] ( 953 )
测井技术应用
343 肖占山, 徐世浙, 罗延钟, 朱世和, 张铁轩, 王东, 刘洋
复电阻率测井的数值模拟研究
岩石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与观测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岩石频散特性的机理研究表明,低频时岩石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与激发极化效应有关。针对双侧向电极系结构,对低频时的复电阻率测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井眼环境下的复电阻率测井的空间探测特性只取决于其电极系结构;井眼环境下获得的频率测井响应特性与岩石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数值模拟实验所反映出来的规律相同。因此本文提出新的双频复电阻率测井的构想:电极系采用双侧向电极系结构;测井时分别提取低频和高频测井响应的复电阻率值及相角;再通过复数运算关系计算出同相电阻率和异相电阻率,进而用于有效地评价油气储层。
2007 Vol. 42 (3): 343-347 [摘要] ( 1216 ) [HTML 1KB] [PDF 1733KB] ( 1104 )
讨论
348 张军华, 周振晓, 谭明友, 冯德友, 高荣涛, 钟磊
地震切片解释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层拉平切片是目前地震解释中的常用手段,地层切片作为-种新的地震沉积学技术已受到地球物理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不少物探工作者对地震切片的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仍存在模糊的认识,制约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模型研究为前提,对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和地层切片的应用要素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发现,即使水平切片所选时间不准(波峰、波谷或过零点),构造的整体特征还是能够得到展示,这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切片的物理意义。时窗与切片属性值有很大关系,-方面表现在时窗大小的选取上,另-方面体现在属性本身的特性上,同时还与时窗的位置有很大关系。文中还重点对地层切片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地层切片的物理意义和优点。相对常规层拉平技术,地层切片能够使地层解释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使由地层切片提取的时窗属性更有地质意义。本文最后还对地层切片的分辨率做了理论探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薄层的切片分辨率可以突破1/4地震波长的极限。
2007 Vol. 42 (3): 348-352,361 [摘要] ( 1579 ) [HTML 1KB] [PDF 3157KB] ( 1364 )
评述
353 王西文
面对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加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步——200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报道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方法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及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科研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面对我国新领域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不断地取得进步。2006年该刊共发表各类论文134篇,主要内容涉及7个方面:①野外地震采集技术;②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技术;③地震综合解释及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④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和技术;⑤测井技术应用;⑥地质研究;⑦专家综述和评述。
2007 Vol. 42 (3): 353-361 [摘要] ( 1098 ) [HTML 1KB] [PDF 1344KB] ( 931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