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年 46卷 5期
刊出日期:2011-10-15

目录
消息
采集技术
处理技术
综合研究
测井技术应用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综述
   
目录
0
目录
2011 Vol. 46 (5): 0-0 [摘要] ( 610 ) [HTML 1KB] [PDF 319KB] ( 1210 )
0
英文摘要
2011 Vol. 46 (5): 0-0 [摘要] ( 525 ) [HTML 1KB] [PDF 626KB] ( 1022 )
采集技术
669 杨萌萌, 刘学伟, 谢城亮, 刘继红, 杜百灵
基于射线理论面向层状介质的三维观测系统聚焦束分辨率计算
本文用射线理论简化了观测系统双聚焦束分辨率的计算,即首先根据射线理论求得由目标点激发的地表响应——CFP道集,再将CFP道集向下延拓聚焦到目标层,得到聚焦束。观测系统中检波点和震源分布密集时成像效果更好。当存在较大倾角构造时,成像点周围的能量团会向构造倾向偏离,且在观测系统(检波点和震源点分布)稀疏时更明显。理论和实际模型试算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较快、效率较高,且符合精度要求。
2011 Vol. 46 (5): 669-674 [摘要] ( 1446 ) [HTML 1KB] [PDF 3399KB] ( 1846 )
675 刘胜, 李世琼, 杨继友, 文雪康
三维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在川西地区的应用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气藏,其储层具有超致密、裂缝发育的特点,应用常规三维地震难以解决该区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及油气藏描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多波三分量检波器埋置的矢量误差分析与控制、多波勘探激发参数的选择等技术,尤其推出了高效利用有限设备、快速越过大型障碍或重干扰区的"分片分步采集"方法,最终获得了可用于储层精细描述的高品质转换波地震资料。
2011 Vol. 46 (5): 675-680 [摘要] ( 1281 ) [HTML 1KB] [PDF 8702KB] ( 2606 )
681 陈刚, 全海燕, 陈浩林, 郭毅, 董凤树, 刘原英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观测系统压噪效果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从观测系统属性、反射波能量和地震资料品质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观测系统压制干扰波的效果,得出以下结论:①不同观测系统对线性干扰波具有不同压制效果,横纵比大的观测系统具有较好压制效果;②改善面元属性(方位角和炮检距分布均匀)、增大排列片横纵比,不仅能降低采集脚印,同时能更好地压制线性干扰,削弱噪声。因此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分析研究观测系统的方法,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011 Vol. 46 (5): 681-685 [摘要] ( 1308 ) [HTML 1KB] [PDF 6552KB] ( 2178 )
处理技术
686 张亚南, 戴永寿, 王少水, 彭星, 牛慧
高效ARMA模型高分辨率地震子波提取方法
ARMA模型的最大优点是用较少的参数描述一个精确的子波,超定阶容易造成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慢,欠定阶不能满足精确子波描述的要求。针对高阶累积量对特殊切片敏感,且在短时数据下应用效果差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奇异值分解(SVD)法确定AR模型阶数,同时将信息量准则法与高阶累积量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MA模型定阶法。数值仿真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可有效地压制加性高斯色噪声,信息量准则法可有效提高MA定阶的准确率,在保证子波精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模型阶数,实现运算高效率。
2011 Vol. 46 (5): 686-694 [摘要] ( 1566 ) [HTML 1KB] [PDF 3386KB] ( 1547 )
695 张丽艳, 王建民, 李昂, 陈志德
三维转换波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技术
转换波成像与常规纵波成像不同的是转换波受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更为严重,相同反射点的快、慢波时差可达到40ms,严重影响转换波成像质量和分辨率。本文以横波分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技术。该技术是基于共检波点叠加的层剥离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并在叠前共检波点道集上进行方位各向异性校正。通过该技术在喇嘛甸工区的应用,得出T2层方位各向异性的主方位在67°~84°之间,快慢波时延在10~40ms之间。经过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后,径向分量能量增强,切向分量能量减弱,提高了转换波成像质量和垂向分辨率。
2011 Vol. 46 (5): 695-699,731 [摘要] ( 1465 ) [HTML 1KB] [PDF 7474KB] ( 2105 )
700 魏海涛, 陆文凯, 郑晓东
基于F-X域预测和全变分的串行滤波器
传统的F-X域预测滤波方法在理论上需要假设地震同相轴呈线性,当假设条件不满足时,在分离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时会产生信号畸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X域预测滤波和全变分滤波的串行压制噪声方法,对F-X域预测滤波的残差信号进行全变分滤波,并将全变分滤波结果与F-X域预测滤波结果相加作为有效信号的估计。对合成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均表明,相对于F-X域预测滤波法,本文方法在压制随机噪声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有效信号,即显著提高信号的保真度。
2011 Vol. 46 (5): 700-704 [摘要] ( 1602 ) [HTML 1KB] [PDF 9250KB] ( 1538 )
705 匡斌, 杜继修, 王华忠, 郭见乐, 单联瑜
基于GPU计算平台的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GPU/CPU协同并行计算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将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充分发挥GPU存储带宽宽、多寄存器和多处理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震成像并行计算模块的核心函数,形成一套波动方程地震成像GPU高效并行算法,并取得理想的加速比和可扩展性。所形成的一套GPU/CPU平台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已投入地震资料处理实际应用。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1 Vol. 46 (5): 705-709 [摘要] ( 1234 ) [HTML 1KB] [PDF 3212KB] ( 1876 )
710 马德堂, 朱光明, 范廷恩
二维TTI介质中初至波旅行时的搜索算法
文中的搜索算法根据Thomsen给出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相速度、群角与相角、群速度与相速度的精确函数关系,结合初至波旅行时非线性插值和由群角反插值相角,实现最小旅行时的局部搜索,在完成最小旅行时全局搜索后得到TTI介质中的初至波旅行时。模型算例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具有任意倾斜对称轴的、任意各向异性强度的TTI介质中的初至波旅行时的高精度计算。
2011 Vol. 46 (5): 710-714 [摘要] ( 1377 ) [HTML 1KB] [PDF 3681KB] ( 1467 )
715 叶月明, 李振春, 庄锡进, 胡冰, 陈见伟, 张金陵
碳酸盐岩区单程波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
本文首先细致分析了保幅偏移方程各项的物理含义;然后介绍了理论反射系数的计算以及近似表达式;通过简单模型的计算,对比了成像结果与理论反射系数间的关系;最后将单程波保幅偏移技术应用于中国南方A探区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的处理,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碳酸盐岩区地震资料的深层能量进行了有效补偿,中、深层信息更加丰富,可为AVO异常测定提供高质量的CIP道集。
2011 Vol. 46 (5): 715-719 [摘要] ( 1384 ) [HTML 1KB] [PDF 3223KB] ( 1810 )
720 吕彬, 王西文, 王宇超, 苏勤, 杨飚, 林明强
山前带逆掩构造保幅FFD叠前深度偏移
山前带逆掩构造区上覆高速地层对地震波传播能量具有比较严重的屏蔽作用,因而导致逆掩下伏构造成像比较困难。如今广泛采用的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由于其自身算法的限制难以对其精确成像。基于此,本文引入了保幅FFD(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通过在传统延拓算子的基础上增加振幅恢复项求得保幅延拓算子,并给出保幅偏移的成像条件,从而实现了保幅FFD叠前深度偏移。数值试验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地震波场传播中的能量损失,提高逆掩下伏构造的成像质量。
2011 Vol. 46 (5): 720-724 [摘要] ( 1458 ) [HTML 1KB] [PDF 2153KB] ( 1477 )
725 秦宁, 李振春, 杨晓东
基于角道集的井约束层析速度反演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围抽取共成像点道集,并求取各层位的旅行时差;③求取共成像点对应的灵敏度矩阵;④建立反演方程组,并加入正则化和井约束反演慢度更新量;⑤依据共成像点道集中的同相轴拉平程度判断所求速度的精度是否达到要求。理论模型试算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不必考虑复杂的反射问题,每一步迭代都是在前一步深度偏移的基础上进行速度场的更新,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速度场。
2011 Vol. 46 (5): 725-731 [摘要] ( 1350 ) [HTML 1KB] [PDF 4566KB] ( 2403 )
综合研究
732 赵万金, 杨午阳, 李海亮, 张军舵
基于时间—振幅双γ模型的PP-PS波联合反演
在常规PP-PS波反演中利用走时计算纵横波速度比(γ)模型以对PP波、PS波进行时间匹配,这在构造复杂或岩性横向变化剧烈区会引起严重误差;另外常规PP-PS波反演通常假设γ=2来进行,这往往导致反演结果不准确。因此,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时间走时和振幅能量计算的双γ模型方法来求取最佳γ,使得PP波和PS波得到最佳匹配;在此基础上利用纵波截距、梯度和横波梯度三个独立参数反演得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及泊松比等岩性参数。反演过程使用模拟退火方法进行全局寻优,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极值。将该方法应用到苏里格气田某区块,预测结果的总符合率达到80%以上。
2011 Vol. 46 (5): 732-736 [摘要] ( 1159 ) [HTML 1KB] [PDF 2322KB] ( 1404 )
737 张世鑫, 印兴耀, 张繁昌
基于三变量柯西分布先验约束的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
基于贝叶斯反演理论框架,本文引入褶积算子和Fatti近似正演算子,在对测井数据抽样统计建立协方差矩阵的基础上,采用三变量柯西先验分布对三参数反演过程进行正则化约束,在利用柯西分布长尾巴特征保护弱反射信息的同时考虑了三参数的统计相关特性,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稳定性,最终通过反演得到了纵横波阻抗和密度三个物性参数。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将该方法用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数据,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弹性参数,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2011 Vol. 46 (5): 737-743 [摘要] ( 1403 ) [HTML 1KB] [PDF 5108KB] ( 2189 )
744 王霞, 张延庆, 于志龙, 汪关妹, 李晓曦
叠前反演结合地质统计模拟预测薄储层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JD油田A构造区东一段的中浅层砂岩固结程度较差,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完全重合,地震资料分辨率极低(主频约为15Hz),利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及叠前反演很难实现薄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文中利用Greenberg-Castagna模型进行叠前反演,结合地质统计模拟预测薄储层,具体研究思路为:首先,应用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得到每口井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曲线,生成储层流体属性曲线,并建立储层流体属性与岩性、流体之间的概率统计关系,从而得到每种岩性和流体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应用横波预测结果进行井约束稀疏脉冲叠前同时反演,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拉梅系数等叠前弹性属性体,进一步生成储层流体属性数据体;然后,把储层流体属性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依据每种岩性和流体与储层流体属性的统计关系,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进行地质统计模拟,最终得到研究区岩性模拟数据的多个实现。
2011 Vol. 46 (5): 744-748 [摘要] ( 1427 ) [HTML 1KB] [PDF 8633KB] ( 1839 )
749 徐天吉, 程冰洁, 蔡希源, 唐建明
利用全波属性参数识别川西深层致密气藏
四川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构造复杂、储层埋深大(约5000m)、物性差、非均质性和隐蔽性强,气藏存在纵波"杂乱弱反射"、横波连续强反射,纵、横波均为"杂乱弱反射"和纵、横波都为连续反射等地震响应特征。本文基于四川新场地区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用吸收及速度发散分析,双相介质吸收预测,多尺度吸收属性提取,频变特性分析,弹性阻抗系数反演,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纵、横波叠后联合反演等技术,开展了全波属性研究。全波属性含气性检测方法综合利用了纵、横波属性及纵、横波联合直接计算与间接衍生的多波属性,基于全波敏感性分析、多体交会解释,充分地发挥了全波属性信息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的优势,可为隐蔽性强、常规方法难以奏效的非常规油气藏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2011 Vol. 46 (5): 749-756 [摘要] ( 1199 ) [HTML 1KB] [PDF 11488KB] ( 1495 )
757 张广智, 郑静静, 印兴耀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多尺度性识别裂缝发育带
本文以Curvelet变换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预测断层和裂缝发育带的方法。基于Curvelet变换的多尺度性、多方向性和强局部化功能,在曲波域中给出了不同的重构系数,得到突出不同频带和不同方位的地震数据体,然后结合相干体边缘检测技术,对断裂和裂缝发育带及其走向进行预测。通过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应用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1 Vol. 46 (5): 757-762 [摘要] ( 1330 ) [HTML 1KB] [PDF 5047KB] ( 2317 )
763 邹荃, 牛滨华, 孙春岩, 郭继亮
饱水石灰岩骨架和流体弹性参数的估算
本文利用Niu等提出的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的组分弹性参数数值计算方法,把测试岩石样品的孔隙度、整体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作为数值计算的输入数据,运用"双线性数值计算方法"反演求出临界点、流体和骨架的12个弹性参数。具体做法是: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给出三组线性关系,即密度—孔隙度,整体剪切模量—孔隙度,整体纵波模量—孔隙度,上述每组线性关系分别以孔隙度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得到两个线性方程,再把两个方程计算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相关的弹性参数估算值,并结合饱水石灰岩样品数据实现了弹性参数估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数值计算得到的弹性参数与测试弹性参数的均值和方差相差甚微,特别是密度数据的偏差均值更小,说明文中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2011 Vol. 46 (5): 763-768 [摘要] ( 1229 ) [HTML 1KB] [PDF 1099KB] ( 1483 )
769 范宜仁, 许孝凯, 陈雪莲, 李霞, 刘美杰, 宋春晶
横向各向同性含气储层声波特性研究
文中利用各向异性孔隙介质声学理论,对横向各向同性孔隙介质Biot模型进行了详细推导,得到了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在横向各向同性孔隙介质Bio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孔隙介质饱和度影响机制,对双相孔隙流体下岩石声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声波岩石物理、声波测井以及地震勘探不同频率下的声波规律及特性,并对比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差别,分析了各种波的频散特性,为实际数据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声波速度的外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1 Vol. 46 (5): 769-778 [摘要] ( 1274 ) [HTML 1KB] [PDF 9422KB] ( 1398 )
779 任科英
实验室岩心声学速度测试中的频散现象
本文主要对实验室岩心测试中由于高频引起的速度频散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中主要采用Gassmann方程计算了干岩样盐水饱和后的纵、横波速度,代替地震勘探频率下的纵、横波速度,并与盐水饱和样品的实测速度进行对比,由此估计速度频散的大小。通过对不同地区实例的研究发现:对物性较好的样品,频散现象较小,此时基于岩心测试数据所作的岩石物理研究可以用来指导地震勘探研究;而对物性较差的样品,频散现象较为明显,此时要审慎应用测试的数据。
2011 Vol. 46 (5): 779-782 [摘要] ( 1645 ) [HTML 1KB] [PDF 2027KB] ( 1590 )
测井技术应用
783 杨勇强, 邱隆伟, 陈世悦, 付育璞
基于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的层序地层划分
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本文探讨了小波基选取的基本原则及小波分析方法划分地层层序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建立了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划分层序地层的地质模型。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小波变换,使层序界面上下的能量团表现出间断的响应特征,在小波系数曲线上则表现为明显的高值震荡特征,而对于基准转换面则主要表现为平直的小波曲线,最终根据小波能谱图纵向能量团的组合特征进行区域对比。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利用测井信号内部结构信息准确地识别层序界面和进行区域地层对比,且具有高效性和可视化特点。
2011 Vol. 46 (5): 783-789 [摘要] ( 1403 ) [HTML 1KB] [PDF 5939KB] ( 2090 )
地震地质
790 陈军, 周彬, 陈剑铭, 崔宝雷, 姜传芳
利用侵入岩地震相变化特征识别断层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侵入岩岩性为辉绿岩,辉绿岩与砂泥质围岩间通常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在地震剖面上常表现为中低频、强振幅,连续性好的反射特征,导致侵入岩强反射干扰了围岩的反射,造成层位和断层识别困难,但利用其反射特征变化的信息仍可以识别断层。本文通过研究晚期侵入沉积地层的火成岩岩体变化模式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地震正演模拟,建立了侵入岩地震相特征与断层关系的六种典型对应模式,即弯折相与倾向变化对应、错断相与岩体中断对应、陡倾相与断面侵入对应、变频相与厚度变化对应、分叉相与岩体分叉对应、终止相与岩体终止对应,利用该模式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断层判别,提高了构造解释精度,并且在高邮凹陷北斜坡取得了很好的油气勘探效果。
2011 Vol. 46 (5): 790-794 [摘要] ( 1348 ) [HTML 1KB] [PDF 13228KB] ( 1605 )
795 彭文绪, 张如才, 樊建华, 茆利, 陈磊
渤海海域西部凸起区大型雁列断层特征
渤海海域西部沙垒田凸起区新近系地层中发育三组雁列断层系A、B、C,平面特征表现为:断层呈左阶排列,雁列断层斜向分布在沙垒田凸起上,A组由西南向北由北东走向变成正北和北北西走向,B、C两组走向为北东向,每组雁列断层由掉向相反的两列成对的雁列断层构成,形成了局部垒块,显示出该区基底存在北西向的破碎带或断层。剖面特征表现为:雁列断层的垂向最大断距相对较小,大部分都单独断至潜山表面,局部见到少数浅层调节断层,与主断层呈Y字形相交,表明雁列断层在深层没有相交,都是独立的;雁列断层在剖面上形成了三组花状构造,在潜山内部每组浅层花状构造在潜山内部都汇合于一条主断层。综合分析认为,雁列断层具有伸展特征,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作为油气垂向运移的良好通道。
2011 Vol. 46 (5): 795-801 [摘要] ( 1337 ) [HTML 1KB] [PDF 7439KB] ( 1338 )
非地震
802 石显新, 闫述, 陈明生, 傅君眉
CSAMT静态偏移的转换相位法校正
静态偏移可使CSAMT实测视电阻率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中产生平行的上、下移动,导致资料解释的精度降低。相位数据与视电阻率的平行移动无关,只与其斜率有关,且相位曲线中同样包含与电场或磁场相同的地质信息,但在实测中不易得到高质量的相位曲线。本文将实测数据中的单分量电场数据转换成相位曲线,可有效地消除静态偏移的影响,且不存在校正不足或过量的问题,也不受测点布置的限制。用转换相位进行定量反演的结果和用电场幅值曲线反演的结果相差无几,在转换中引入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在CSAMT资料处理、解释中,相位曲线不仅可以和EMAP法一样作为常规的校正静态偏移的处理方法,而且可以和视电阻率数据一样作为常规的资料解释方法。
2011 Vol. 46 (5): 802-809 [摘要] ( 1484 ) [HTML 1KB] [PDF 1772KB] ( 1564 )
综述
810 刘振武, 撒利明, 杨晓, 李向阳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
近几年来,伴随着建设低碳经济的需要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页岩气产业发展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今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还存在一些困惑。本文通过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明确指出地球物理技术作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的关键技术,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1 Vol. 46 (5): 810-818 [摘要] ( 1552 ) [HTML 1KB] [PDF 7824KB] ( 2542 )
819 云美厚
汇聚科技创新篇章,引领石油物探方向——2010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
作为我国石油勘探类重要期刊之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的封面、版面设计清新,印刷、装帧精美,论文内容精炼严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内地球物理及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2010年该刊保持了原有的办刊特色,并在充实内容、扩大信息量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全年累计发表论文153篇,论文数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主要内容大致概括为九个方面:①地震正演模拟;②地震采集技术;③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技术;④地震综合解释与储层预测;⑤油气检测与四维地震;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⑦测井技术应用;⑧重磁电勘探方法技术;⑨软件开发与应用及综述。总之,登载论文全面展现了石油物探(及相关)领域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客观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水平、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引领了我国石油物探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该刊提出了几点建议。
2011 Vol. 46 (5): 819-834 [摘要] ( 1265 ) [HTML 1KB] [PDF 1278KB] ( 1411 )
消息
834
沉痛悼念牛毓荃同志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专家、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牛毓荃同志不幸于2011年8月24日晚8时42分突然病逝,享年76岁。
2011 Vol. 46 (5): 834-834 [摘要] ( 808 ) [HTML 1KB] [PDF 481KB] ( 1320 )
835
投稿须知
2011 Vol. 46 (5): 835-835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106KB] ( 262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