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年 54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8-15

目录
消息
处理技术
地震模拟
偏移成像
微地震
综合研究
岩石物理
测井技术应用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目录
0
目录
2019 Vol. 54 (4): 0-0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471KB] ( 367 )
0
英文摘要
 
2019 Vol. 54 (4): 0-0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169KB] ( 320 )
处理技术
729 乐友喜, 杨涛, 曾贤德
CEEMD与KSVD字典训练相结合的去噪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方法与K奇异值分解(KSVD)学习字典算法相结合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含噪信号通过CEEMD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IMF);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IMF各分量,并做自相关分析,去除噪声主导的IMF分量;将累加的过渡IMF分量叠加重构并做CEEMD二次分解,通过自相关分析再次去除噪声主导的IMF分量;分别叠加二次CEEMD分解剩余的IMF分量和一次剩余的IMF分量,得到两个新的含噪信号,并利用KSVD过完备字典分别稀疏表示该两个新的含噪信号,即由稀疏系数重构去噪后地震信号,进而重构最终去噪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去噪效果明显优于F-X去噪、小波阈值去噪和KSVD字典稀疏去噪等传统方法。
2019 Vol. 54 (4): 729-736 [摘要] ( 138 ) [HTML 1KB] [PDF 9484KB] ( 535 )
737 潘树林, 闫柯, 李凌云, 蒋从元, 石林光
自适应步长FISTA算法稀疏脉冲反褶积
FISTA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采用线性搜索方法寻找最佳内部梯度的步长L,而线性搜索只能使L向增大的方向搜索,严重影响了FISTA算法的收敛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步长FISTA算法的稀疏脉冲反褶积方法,该方法在FISTA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在每一次迭代之前适当减小常数L,然后利用线性搜索的方式寻找最优的常数L,以达到自适应调整L的目的。为了使算法达到理论收敛,通过结合前、后两次的L,对传统FISTA算法的辅助序列进行修改,最终使整套算法在理论上得以收敛。理论模型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在不同信噪比下得到理想的反演结果,较常规FISTA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
2019 Vol. 54 (4): 737-743 [摘要] ( 124 ) [HTML 1KB] [PDF 7304KB] ( 438 )
744 童思友, 高航, 刘锐, 陈学国
基于Shearlet变换的自适应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
传统的阈值选取方法是对所有变换域系数使用统一阈值,但对Shearlet变换而言,各尺度、各方向的有效信号和噪声均存在差异,因此全局硬阈值存在一定局限性;局部阈值可根据一定范围内的系数分布情况确定。针对地震数据去噪过程中传统阈值选取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改进自适应阈值函数压制随机噪声,在局部阈值的基础上改进贝叶斯阈值,形成一种适用于Shearlet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函数。具体做法为:将信噪比与阈值函数有机关联,并将信噪比作为阈值设定的因素,即不同的信噪比的权值系数不同,可以自适应求取不同尺度阈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去噪效果,避免有效信号损失,实现自适应去噪。模型试算与实际资料去噪效果表明,在保证有效信号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所提方法可恢复被噪声掩盖的弱信号,有效改善去噪效果。
2019 Vol. 54 (4): 744-750 [摘要] ( 153 ) [HTML 1KB] [PDF 10224KB] ( 463 )
751 高少武, 钱忠平, 孙鹏远, 方云峰, 李建峰, 詹毅
基于数据分段互双谱的海水深度计算方法
海水深度数据是开展OBC水、陆检资料合并处理的基础。结合时间序列高阶统计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段互双谱法的海水深度反演方法。通过对分段后的数据计算上、下行波场数据自双谱和互双谱,再计算相干互双谱和互相关谱,最后计算海水深度。水陆检数据分段计算,利用了叠加特性,增加了方法抗高斯噪声的能力。高阶统计量的互双谱和相干互双谱,具有压制高斯与非高斯有色噪声的优点。利用本文方法对OBC数据进行海水深度计算,结果与实测海水深度较吻合。计算的海水深度用于双检数据合并,压制海水鸣震干扰效果明显,为后续速度模型建立和偏移成像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9 Vol. 54 (4): 751-756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7023KB] ( 346 )
757 方江雄, 温志平, 顾华奇, 刘军, 张华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中递归迭代式筛选过程耗时过长、分解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域内全局自适应的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与EMD类方法的迭代筛选模式不同,VMD方法的分解过程可转换至变分泛函最优求解过程,以每个带限窄带(BIMF)分量的估计带宽之和最小为约束,通过增广Lagrange目标函数将变分问题由约束性变为非约束性,采用交替方向乘子(ADMM)算法寻求变分泛函的最优解达到信号自适应分解的目的。ADMM中频率中心及带宽交替更新对偶上升,使两者同时达到最优趋势,并生成所有BIMF分量,具有更高的时间效率。同时,各模态分量在频谱上均具有带限特性,可实现信号频带的高分辨率、自适应剖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VMD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具有优异噪声压制、幅值保持性能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计算效率,可满足高维大尺度地震数据的处理要求。
2019 Vol. 54 (4): 757-767 [摘要] ( 137 ) [HTML 1KB] [PDF 16330KB] ( 635 )
768 肖永新, 杨海申, 崔士天, 徐丽军, 赵薇薇, 马洁
一项高效的折射静校正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折射静校正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稳定的静校正技术。基于传统折射静校正方法机理,本文提出一套针对当前海量地震数据的技术策略:以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快捷读、写或调用初至数据;通过孔径约束方法显著减少查找数据的耗时,采用并行算法高速计算折射速度;利用优化迭代算法高效计算延迟时。从理论模型测试可知,在保证计算精度前提下,本文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折射静校正的计算效率;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在硬件及所用数据量相同条件下,本文方法的效率是某商用软件的200~360倍。
2019 Vol. 54 (4): 768-774 [摘要] ( 100 ) [HTML 1KB] [PDF 5537KB] ( 431 )
775 吴其林, 刘全稳, 方中于, 张文, 刘金鹏, 张治中
北极格陵兰岛东南部玄武岩区地震成像
北极格陵兰岛东南部JMY地区强屏蔽玄武岩地层广泛分布,其下地层成像困难。通过基于声波方程数值模拟厘清了两个期次不同类型、不同厚度玄武岩地层的屏蔽作用与地震低频信号之间的关系,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宽频地震资料处理,提升了中深地层地震成像精度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期互层的始新世晚期玄武岩地层屏蔽下,低频信号穿透力强,有利于改善中深层的地震成像效果,而在渐新统厚层溢流相玄武岩下地震成像品质较差,低频信号较弱。以数值模拟结果为指导,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加强低频的宽频地震资料处理,即以鬼波压制为核心的配套宽频处理技术极大地改善了该区玄武岩下中深地层成像效果。处理结果改变了对该区中生代侏罗纪烃源岩厚度及其分布的认识,有利于该区的油气远景评价,为进一步勘探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9 Vol. 54 (4): 775-781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7149KB] ( 371 )
782 孙小东, 贾延睿, 李振春, 宋煜
粒子群算法参数搜索的共反射面元叠加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借助于菲涅耳带的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噪比。在CRS叠加中,叠加效果取决于波场运动学参数,因此对参数的搜索尤为重要,而一些局部优化算法效果受限于参数初值的选取。本文采用粒子群(PSO)算法实现对二维CRS参数的搜索,在不影响叠加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参数搜索效率,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9 Vol. 54 (4): 782-786 [摘要] ( 97 ) [HTML 1KB] [PDF 3525KB] ( 355 )
地震模拟
787 孟祥羽, 孙建国, 魏脯力, 徐则双
起伏海面条件下的反射地震响应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起伏海面的影响,利用兼顾精度与计算效率的有限差分法,采用基于鬼点外推的不等距差分格式,采用文圣常等提出的海浪谱计算模型建立了有效波高为2m的适度平静海面起伏模型,以此研究中国海域内起伏海面条件下的反射地震响应。通过对简单的层状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以下认识:①受起伏海面影响,鬼波与一次反射发生不规则的干涉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地震响应;②由起伏海面产生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抖动"现象在所有时刻都存在,且与海面的起伏形态相关;③由于二次反射的不均匀照明及其与一次反射的不规则干涉,造成地震反射能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现象,影响直达波和反射波的走时、波形、振幅、频谱、相位和带宽等,造成鬼波压制效果不佳、成像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局部反演结果不收敛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2019 Vol. 54 (4): 787-795 [摘要] ( 111 ) [HTML 1KB] [PDF 4387KB] ( 385 )
796 崔宁城, 黄光南, 李红星, 张华, 张晓峰, 肖昆
求解椭圆各向异性介质程函方程的源点快速扫描算法
地震旅行时计算是射线追踪、层析成像和地震偏移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旅行时快速扫描算法直接对计算域进行全局扫描,并未考虑扫描的有效性问题。在实际计算中,未抵达震源前的扫描由于缺少震源信息,无法计算得到有效旅行时,属于无效扫描。本文提出了一种源点快速扫描算法,即将扫描的起始点移至源点处,减少常规方法中的无效扫描部分,能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结合因式分解程函方程和迎风差分格式,实现了椭圆各向异性介质下的源点快速扫描旅行时计算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参数设置相同的情况下,源点快速扫描算法与常规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2019 Vol. 54 (4): 796-804 [摘要] ( 97 ) [HTML 1KB] [PDF 6127KB] ( 336 )
偏移成像
805 吕考考, 徐基祥, 张才, 李凌高, 孙夕平
数据驱动的控制束偏移方法
射线束偏移虽是一类灵活、高效且精度较高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可实现陡倾地层和多波至成像,但传统的高斯束偏移将所有反射能量沿等时面投影到地下空间,对τ-p域中的所有同相轴进行偏移成像,带来巨大计算量、偏移噪声及偏移假象。作为高斯束偏移的一种改进,控制束偏移在τ-p域选取优势能量同相轴做偏移,能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降低偏移噪声;然而控制束偏移方法大多只利用了检波点处的水平慢度信息。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充分利用炮点和检波点水平慢度信息的数据驱动控制束偏移方法。即首先分别对局部共检波点道集和共炮点道集进行倾斜叠加,再利用相干分析拾取炮点和检波点水平慢度信息,然后依据设计的偏移质量指示因子筛选拾取的同相轴,最后对所选取同相轴进行成像。与传统高斯束偏移方法相比,数据驱动的控制束偏移方法对偏移噪声和偏移假象的压制更彻底,对低信噪比数据成像具有显著优势。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2019 Vol. 54 (4): 805-813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9498KB] ( 414 )
814 何润, 杨午阳, 王恩利, 魏新建, 谢春辉, 闫国亮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保幅成像条件的广义屏偏移
面对与日俱增的复杂构造和岩性的勘探需求,传统单程波偏移方法在成像精度和振幅保真方面都明显不足。本文从传统保幅单程声波方程入手,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广义屏算子中垂直波数展开式系数项做全局最优化处理,提高其对陡倾地层的成像精度;其次利用高斯窗函数优化反褶积成像条件,在确保振幅保真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计算的稳定性。对模型试算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表明,该基于粒子群优化和保幅成像条件的高阶广义屏偏移算法既能较好地适应复杂构造成像,还能有效提高地震波振幅保真能力,取得了良好偏移成像效果。
2019 Vol. 54 (4): 814-825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9720KB] ( 335 )
微地震
826 唐杰, 温雷, 李聪, 戚瑞轩
水力压裂诱发的剪张型微地震震源机制矩张量反演方法
受井中接收器数量的限制以及井中监测张角小且方位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井中微地震监测信号的震源定位和震源机理分析结果有时不够准确。为此,研究了利用地表接收的P波初动振幅信息反演压裂裂缝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原理,首先利用点源在均匀弹性介质中P波和S波的质点运动方程计算格林函数,然后通过理论模型计算振幅信息,最后测试、分析矩张量反演方法的应用效果,得到以下认识:①采用全矩张量反演时各向同性(ISO)分量相对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分量对误差不敏感,这是由于在矩张量分解时,ISO分量是矩张量特征值的线性函数,而CLVD分量是非线性函数;②观测系统对非双力偶(非DC)分量的反演结果非常重要,合适的观测系统可增加地震矩张量DC和非DC分量分析的可信度;③辐射花样可观测破裂面的几何分布和破裂机制类型,不同震源类型的辐射花样间存在差异,因此有限的震源球覆盖导致反演多解性。
2019 Vol. 54 (4): 826-835 [摘要] ( 147 ) [HTML 1KB] [PDF 7012KB] ( 396 )
岩石物理
836 张繁昌, 桑凯恒, 路亚威
硬币型裂缝介质的频散与衰减
为了快速、准确地模拟硬币型裂缝的频散和衰减,同时避免求解Galvin硬币型裂缝频变弹性模量表达式中存在的奇异性问题,基于Gauss-Lobatto等效离散积分的求解方法,将求解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转变为有限区间内的离散积分,并利用高阶近似方法将远场多重散射方程在零极限的求解问题与离散积分过程统一;进一步利用各向异性Gassmann方程,结合线性滑移理论与Hudson硬币型裂缝模型,分别给出了裂缝介质在高、低频极限条件下各个弹性模量的解析式。相速度和黏弹性反射系数数值模拟表明:随裂缝密度变大,衰减峰值变大;随裂缝尺度变大或流体黏度增强,衰减峰值频率向低频移动;相对于平行裂缝方向,垂直方向的速度和衰减变化最大,且当介质饱气时,反射系数明显大于含水、含油介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密度影响衰减,裂缝尺度和流体黏度影响介质由弛豫向非弛豫过渡的频带位置。
2019 Vol. 54 (4): 836-843 [摘要] ( 126 ) [HTML 1KB] [PDF 3075KB] ( 397 )
消息
843
本期广告索引
2019 Vol. 54 (4): 843-843 [摘要] ( 60 ) [HTML 1KB] [PDF 432KB] ( 270 )
综合研究
844 王霞, 李丰, 张延庆, 韩冰, 钱丽萍, 朱斗星
五维地震数据规则化及其在裂缝表征中的应用
五维地震数据通常是指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两宽一高")采集的地震数据经过保方位角处理后形成的蜗牛道集,因其保留了方位角信息,为解决更复杂的地下各向异性地质问题提供了数据保障。如何挖掘五维数据的应用潜力是地震资料解释人员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首次提出了炮检距-方位角域五维内插方法,实现了五维地震数据可视化,即实现了柱状道集显示以及共方位角道集、共炮检距道集、道集切片的显示和抽取;同时以可视化为基础,首次提出了方位统计法计算各向异性强度、绘制玫瑰图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椭圆拟合法不能描述多组裂缝的缺陷,提高了裂缝预测精度。
2019 Vol. 54 (4): 844-852 [摘要] ( 204 ) [HTML 1KB] [PDF 12251KB] ( 772 )
853 张生强, 张志军, 谭辉煌, 郭军
流体流度与时频相位融合的油气检测方法及应用
针对仅依靠振幅和频率信息进行油气检测存在多解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反演复谱分解技术的流体流度与时频相位融合油气检测方法,即引入相位信息作为振幅和频率信息的补充。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震数据的动力学特征进行油气检测,进而降低油气检测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该方法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其分辨率较高,对含烃储层具有较好的指示效果,降低了油气检测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9 Vol. 54 (4): 853-859 [摘要] ( 153 ) [HTML 1KB] [PDF 4392KB] ( 397 )
860 严海滔, 周怀来, 牛聪, 巫南克, 周健
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分频相干技术在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受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以及地层产状所造成的背景噪声影响,难以准确识别小断裂及裂缝发育区,因此,利用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高时频分辨率技术,将地震数据体谱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单频数据体,再结合多道倾角导向相干技术对单频数据体进行相干计算。结果表明: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分频多道倾角导向相干技术能够有效削弱因地震资料分辨率以及地层产状所造成的背景噪声影响,不仅具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高时频分辨率的优势,而且还有多道倾角导向相干技术对断裂准确刻画的优点。应用该方法在南海某工区断裂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9 Vol. 54 (4): 860-866 [摘要] ( 113 ) [HTML 1KB] [PDF 5480KB] ( 401 )
867 贺懿, 朱继田, 张迎朝, 郭明刚, 王丽君
正演模拟流体识别技术
南海西部深水区D凹陷X构造目的层具有低频、强振幅的"亮点"地震反射特征,由于区内仅有一口钻井且未获商业油气流,烃类检测无直接实例可供参考。为此,首先,以叠前地震速度作为参考,与根据测井资料运用Wyllie公式计算的地层速度进行对比,二者一致时即获得目的层速度等参数;其次,运用多点控制法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并正演模拟,对比实际地震剖面,完成流体识别。应用该方法在X构造(无井区)目标储层进行流体识别,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并获得油气发现,表明其在新区勘探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019 Vol. 54 (4): 867-874,881 [摘要] ( 125 ) [HTML 1KB] [PDF 12129KB] ( 511 )
875 张金陵, 徐美茹, 叶月明, 王兆旗, 王宗仁
利用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地震记录合成方法
叠前深度偏移已是现今主流成像技术,然而在深度域难以合成地震记录,造成层位标定和确定性地震储层反演无法在该域完成。深度域成像结果通过深时转换到时间域完成解释,导致解释流程复杂,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点扩散函数非稳态褶积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从时间域子波引出空间域点扩散函数,并详述了点扩散函数的非稳态褶积模型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方法。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且具有较高精度。
2019 Vol. 54 (4): 875-881 [摘要] ( 111 ) [HTML 1KB] [PDF 4131KB] ( 387 )
882 辛坤烈
四维地震技术在SAGD蒸汽腔监测中的应用
四维地震是油气藏监测中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项技术。针对辽河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中后期油藏监测手段单一、蒸汽腔及剩余油描述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了四维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地震数据归一化处理及属性差异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利用时移地震属性差异预测隔夹层、识别蒸汽腔范围及前缘,以及刻画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基本方法。该技术在指导SAGD动态调整、剩余油挖潜中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2019 Vol. 54 (4): 882-890,907 [摘要] ( 100 ) [HTML 1KB] [PDF 14544KB] ( 551 )
地震地质
891 吴奎, 何京, 张中巧, 张江涛, 张金辉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走滑量求取
利用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结合区域特殊断裂特征,基于辽中凹陷断裂体系的平面、剖面特征,完成了两条主走滑断裂平行侧列、两条主走滑断裂不平行侧列、单条主走滑断裂等3组断裂样式的构造物理模拟,深入研究了辽中凹陷走滑断裂典型特征、断裂演化以及形成机理,同时计算了主干断裂走滑量。模拟结果表明:①辽中凹陷在平面发育一系列雁列、帚状断裂体系,主要发育在LZ1断裂尾端以及走滑断裂上部浅层,受控于渐新世右旋走滑活动;②随着走滑量增加,先后形成雁列、帚状断裂体系、平面贯通断裂形态,雁列、帚状断裂体系可作为深层走滑断裂解释的基本依据;③走滑量定量模拟统计分析表明,伸展量与走滑量比率约为3:2,辽东湾坳陷的3条一级断裂在东营期走滑作用最强,LZ1断裂走滑量最大。
2019 Vol. 54 (4): 891-900 [摘要] ( 95 ) [HTML 1KB] [PDF 11083KB] ( 403 )
测井技术应用
901 赵智忠, 邢博文, 张超, 刘国强, 李艳红, 安慧林
双发单收谐振型电磁波测井线圈系刻度方法研究
增大源距是提高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探测深度的有效方法,但是接收信号随源距增大严重衰减。本文将谐振原理引入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采用双发单收谐振型线圈系结构,提高接收线圈的电压幅度。实验室通常采用刻度环模拟地层电导率,开展仪器响应特性研究。双发单收谐振型线圈系的刻度方法与传统的开路线圈系结构完全不同。本文基于DOLL几何因子理论,对双发单收谐振型线圈系刻度环参数选择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参数选择应该兼顾相对平稳度与刻度环电阻分辨度,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比较了均匀地层中接收线圈开路和谐振响应特性,表明谐振方法只增大了接收响应的幅值而没有改变幅度比,验证了刻度环参数选择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谐振方法的正确性。
2019 Vol. 54 (4): 901-907 [摘要] ( 87 ) [HTML 1KB] [PDF 2917KB] ( 357 )
非地震
908 何展翔, 杨国世, 陈思琪, 赵国, 刘子豪, 郭荣文
时频电磁(TFEM)技术:数据采集参数设计
时频电磁法(TFEM)是一种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探测深度较大的可控源电磁方法。本文以Q地区探测目标地层为模型,基于探区噪声分析,对地质目标进行三维模拟,分析目标体电磁异常特征及规律,并对TFEM采集参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等腰梯形区域测网布设、测点信号平衡的接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目标异常对比分析的发射系统优化设计,同时提出针对目标的激发周期和叠加次数设置的激发参数设计方法,为TFEM勘探采集设计提供科学的借鉴和参考。
2019 Vol. 54 (4): 908-914 [摘要] ( 105 ) [HTML 1KB] [PDF 2271KB] ( 415 )
915 李青竹, 李志宁, 张英堂, 范红波
基于二阶磁张量欧拉反褶积的磁源单点定位方法
为了从强地磁背景场下有效分离小尺度磁性体的磁异常信息,提高磁源单点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二阶张量欧拉反褶积的磁源单点定位方法。在平面十字形磁梯度张量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二阶张量系统概念及测量方法,利用三维欧拉反褶积公式推导了磁异常场源一阶、二阶张量数据与位置矢量关系;在磁偶极子场源下推导了张量矩阵特征值的特征向量与磁源位置矢量间的衍生不变关系,并以此作为限定方程,据此解得磁源位置坐标。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实验在均匀强磁背景环境下对单点目标进行了精确定位;实测数据经磁梯度张量系统误差校正后,对小尺度磁铁的定位精度控制在10cm均方根误差范围内。
2019 Vol. 54 (4): 915-924 [摘要] ( 95 ) [HTML 1KB] [PDF 5664KB] ( 383 )
925 朱丹, 刘天佑, 李宏伟
利用数据低秩性和稀疏性的位场分离
鲁棒主成分分析将低维信号秩最小的单目标函数优化问题扩展成低维信号秩最小且高维信号稀疏的双目标函数优化问题。针对传统位场分离方法(如匹配滤波等)易出现欠拟合或过拟合现象,本文分析了区域场的低秩特征和局部场的稀疏特征,采用鲁棒主成分分析对位场进行分离,使得位场分离更加稳健。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易于实现、权系数λ取值宽松的空间域方法,能够避免傅里叶变换带来的误差。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宁夏卫宁北山地区重磁异常的处理解释,分离的局部低重、高磁异常与已知隐伏岩体对应关系好,并圈定了6个可能赋存隐伏岩体的异常区。
2019 Vol. 54 (4): 925-936 [摘要] ( 98 ) [HTML 1KB] [PDF 6363KB] ( 366 )
937 徐桂芬, 何展翔, 石艳玲, 董卫斌
电磁-地震联合研究深层火山岩储层——以辽东凹陷火山岩勘探为例
深层火山岩地层地震反射杂乱,使火山岩油藏的探测异常困难。针对火山岩储层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采用电磁-地震联合模拟退火约束反演、利用钻井标定和地震构建浅层模型,提高深层的反演分辨率;通过岩性分析,揭示工区火山岩电性变化规律,提出以电性变化节律编码技术解释储层,有效识别出沙三段多期次火山岩及相带分布,精细刻画粗面岩的分布特征,为探测类似的复杂目标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2019 Vol. 54 (4): 937-946 [摘要] ( 118 ) [HTML 1KB] [PDF 7069KB] ( 430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