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年 42卷 5期
刊出日期:2007-10-15

处理方法
目录
经验交流
消息
采集技术
处理技术
综合研究
讨论
地震地质
非地震
综述
经验交流
   
目录
0
目录
2007 Vol. 42 (5): 0-0 [摘要] ( 58 ) [HTML 1KB] [PDF 0KB] ( 121 )
488
英文摘要
2007 Vol. 42 (5): 488-488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4954KB] ( 220 )
采集技术
489 王建民, 刘洋, 魏修成
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取决于地面炮数、井下可利用检波器数目、井源距、检波点深度、炮点分布和检波点分布等方面,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能够改善井孔附近地层的三维成像效果。通常可以通过覆盖次数和井源距等面元属性参数来衡量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本文研究了井源距和检波点深度、炮点和检波点的分布对纵波和转换波的观测范围、覆盖次数的影响,通过计算与分析,得出以下认识:①检波点深度越小、井源距越大,则观测面积越大;②PS波观测面积小于PP波观测面积;③在检波器个数和炮点分布固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检波点间距有利于覆盖次数均匀;④在炮点呈环形分布或束状分布且炮点间距与炮线间距相当时覆盖次数较为均匀,PP波、PS波覆盖次数的均匀程度基本相当。
2007 Vol. 42 (5): 489-494 [摘要] ( 1095 ) [HTML 1KB] [PDF 2326KB] ( 894 )
495 陈学强, 张林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变观设计技术
在干扰源、障碍物等广泛分布的复杂地表区进行地震采集施工困难,主要表现为固定干扰源及障碍物等引起的空炮或空道形成剖面缺口深度及对目的层有效覆盖次数、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复杂地表条件对地震资料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干扰的衰减分析方法、给地震数据加载噪声的分析方法、信噪比比值法,并分析了障碍物引起的空炮或空道对地震资料的影响程度。文中认为:①通过定量化分析手段可准确确定外界固定干扰源及障碍物等造成的空炮或空道对地震资料的影响程度,也是进行科学变观设计的基础;②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障碍物的分布情况,以尽可能减少恢复距离、剖面缺口及使恢复后的炮点分布尽量均匀为原则,将纵、横向恢复性变观方法结合起来灵活应用;③当检波点无法布设或检波点被严重干扰、炮点可以选择性布设时,根据炮、检射线路径互换原理,可以采用以炮补道的变观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文中所述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地震采集难度,保证了资料品质。
2007 Vol. 42 (5): 495-498 [摘要] ( 1062 ) [HTML 1KB] [PDF 3073KB] ( 937 )
处理方法
499 印兴耀, 刘杰, 杨培杰
一种基于负熵的Bussgang地震盲反褶积方法
独立分量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信号处理工具,许多学者对其在地震信号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在Santamaria等提出的自适应高斯混合盲反褶积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分量分析中Bussgang类反褶积算法,通过引入约束项,对基于负熵准则的目标函数进行了改进,构造出新的非线性算子;同时采用修正的期望最大化(EM)算法优化反射系数高斯混合模型参数,成功地实现了地震信号的盲反褶积。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适应非最小相位系统,得到原始反射系数的最优估计,而且算法收敛快、精度高,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有效手段。
2007 Vol. 42 (5): 499-505 [摘要] ( 1709 ) [HTML 1KB] [PDF 2645KB] ( 1006 )
506 王棣, 王华忠, 马在田
共中心点道集的平面波法叠前时间偏移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速度弱横向变化介质中基于平面波分解的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方法。通过对共中心点道集地震数据的平面波分解,得到适用于双平方根波场外推方程的共ph平面波参数道集。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炮检距平面波分解时,不需要进行通常意义下的τ-p变换计算,对分解后的每个共ph道集数据做偏移时则采用既实现简单方便、保幅性能较好,又不失计算效率的相移算法。偏移后可以抽取ph射线参数共成像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和AVO岩性分析。
2007 Vol. 42 (5): 506-509 [摘要] ( 1308 ) [HTML 1KB] [PDF 1748KB] ( 1959 )
510 李振春, 张华, 刘庆敏, 韩文功
弹性波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波场分离数值模拟
地震波中的弹性波传播会产生纵波和横波,所以用完全弹性波波动方程进行弹性波波场数值模拟时,只能得到纵横波耦合的混合波场。本文从P波波场为无旋场,而S波波场为无散场的思路出发,推出满足此条件的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波场分离方程,并利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对波场分离方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实例表明,此方法不但成功地将P波波场和S波波场从混合波场中分离出来,而且这种方法的稳定性好、模拟精度高,可用于弹性波传播规律研究及地震资料处理。
2007 Vol. 42 (5): 510-515 [摘要] ( 1767 ) [HTML 1KB] [PDF 1603KB] ( 1224 )
516 梁锴, 吴国忱, 印兴耀
TTI介质qP波方程频率—空间域加权平均有限差分算子
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方法能够较精确地模拟任意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场,但它本身存在着数值频散问题。在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TI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中,为了解决常规有限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问题,本文构造了频率—空间域qP波方程加权平均有限差分算子,求取了归一化相速度,并根据最优化理论中的高斯—牛顿法确定了加权平均差分算子的最优加权系数。利用常规差分算子和加权平均差分算子对归一化相速度进行了频散分析,并对均匀TTI介质(包括各向同性介质和椭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qP波地震波场进行了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权平均有限差分算子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能有效地压制常规有限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为TTI介质频率—空间域qP波正演模拟奠定了基础。
2007 Vol. 42 (5): 516-525 [摘要] ( 1437 ) [HTML 1KB] [PDF 1304KB] ( 952 )
处理技术
526 王立歆,韩文功,吕小伟,吴常玉
地震资料中的大钻干扰波分析及压制方法
在油田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时,由于区内的钻机正在工作,必将在地震资料中引起大钻干扰噪声。本文详细分析了大钻干扰波的传播规律及其在不同域中的表现特征,并针对大钻干扰波的特点,提出了余弦逼近法压制大钻干扰波的技术。通过余弦逼近法去除大钻干扰波与采用F-X相干噪声衰减技术及陷波法去除大钻干扰波的效果比较,认为余弦逼近法要比其他方法压制效果好,主要表现在压制大钻干扰波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用信息。
2007 Vol. 42 (5): 526-534 [摘要] ( 1304 ) [HTML 0KB] [PDF 10148KB] ( 848 )
综合研究
535 郭栋, 印兴耀, 吴国忱
横波速度计算方法与应用
横波速度可从地震横波数据或横波测井数据中获得,但这两种数据通常比较缺乏。本文探讨利用模型估算、测井约束反演和叠前波形反演等方法进行横波速度的计算,为岩石物理理论研究、地震正演模拟、地震反演分析及油气检测提供较可靠的横波速度资料。将本文总结方法应用于DY地区FSH3等井的实际资料测算,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7 Vol. 42 (5): 535-538 [摘要] ( 1438 ) [HTML 1KB] [PDF 1611KB] ( 1425 )
539 孙伟家, 符力耘, 碗学检
基于相位编码的地震照明度分析
地震照明分析是面向目标的地震正演技术。本文通过相位编码合成平面波源,采用单程波傅里叶有限差分(FFD)算子进行波场延拓,对地质目标体进行高效的面炮照明分析。全炮照明分析从全局考察能量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单炮照明分析可以显示能量在局部范围的分布情况,克服了平面波源无空间局部性的缺点。综合全炮照明和单炮照明分析确定地质构造对地震能量传播的影响。对于能量较弱的目标区,利用照明统计方法,选择对目标区能量贡献大的最优炮点位置。通过对理论模型和桥口地区实际资料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和精度高的优点。
2007 Vol. 42 (5): 539-543 [摘要] ( 1145 ) [HTML 1KB] [PDF 1760KB] ( 966 )
544 刘玉柱, 董良国
初至波层析影响因素分析
在山地地震勘探中,目前广泛采用初至波走时层析方法反演起伏地表速度结构,但其最终反演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大量数值试验对影响表层模型层析反演精度的方程解法、先验信息利用、观测系统、初始模型及平滑因子等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总结出了最佳参数的选择原则和范围,并建立了内部约束方程。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2007 Vol. 42 (5): 544-553 [摘要] ( 1549 ) [HTML 1KB] [PDF 4350KB] ( 1175 )
554 魏建新, 狄帮让
裂隙密度对纵波传播特性影响的实验观测
在利用纵波对裂隙储层预测中,速度和振幅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参数,实际资料处理时更需要知道裂隙密度与速度和振幅的关系。在实验室,通过把圆薄币状填充物嵌入基质材料中的方式来模拟裂隙模型,制作了裂隙密度从0到12%的9种裂隙模型,并用四种频率的超声纵波换能器测试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方向上的纵波速度和透射振幅,得到了裂隙密度与纵波速度及振幅曲线。实验表明,纵波沿裂隙方向传播时,其速度随裂隙密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当裂隙密度增大到12%时,速度仅有2%的变化;纵波垂直裂隙传播时,速度比平行传播时下降一半。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纵波振幅下降的趋势不但与裂隙密度有关也与频率相关。实验结果定量地给出了在裂隙介质中裂隙密度和频率对纵波参数的影响。
2007 Vol. 42 (5): 554-559 [摘要] ( 1264 ) [HTML 1KB] [PDF 2074KB] ( 1058 )
经验交流
560 陈秀梅, 王华忠, 马在田
利用速度滤波改善平面波分解与偏移
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是高效率的深度偏移技术,精确的平面波分解是平面波精确成像的前提。双曲速度滤波方法能有效地去除CMP道集τ-p变换产生的假频与噪声。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快速双曲速度滤波技术改善平面波分解与偏移质量的方法:首先对CMP域的τ-p变换进行Mitchell等的快速双曲速度滤波,然后将炮检距平面波拟合成炮域平面波,最后对拟合的平面波进行傅里叶有限差分深度偏移,从而通过改进平面波品质实现提高平面波偏移的精度。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速度滤波能够有效地滤除倾斜叠加产生的噪声,反射能量显著增强,同相轴更加连续,偏移成像剖面断点更加清晰,断层更加清楚。
2007 Vol. 42 (5): 560-563 [摘要] ( 1180 ) [HTML 1KB] [PDF 1381KB] ( 982 )
564 佘德平, 管路平, 徐颖, 李佩
应用低频信号提高高速玄武岩屏蔽层下的成像质量
针对江陵凹陷陵北玄武岩高速屏蔽层下深层成像困难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玄武岩地层的特点及其对波场传播规律的影响,设计了两个相应的理论模型;采用波动方程波场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对深层反射地震信号特征的分析,表明低频地震信号既具有较强的穿透薄高速玄武岩屏蔽层的能力,也具有减弱粗糙表面产生的绕射噪声的能力。将此思路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利用低频信号可以明显削弱玄武岩高速屏蔽层的影响,提高屏蔽层下深层成像的质量。
2007 Vol. 42 (5): 564-567 [摘要] ( 1179 ) [HTML 1KB] [PDF 1775KB] ( 1001 )
568 尚新民, 江洁, 石林光, 芮拥军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1井区层间断层处理技术
勘探表明,准噶尔盆地发现的绝大部分油气来源于深部二叠系烃源岩。由于盆地腹部深层层间断层一般断距较小、断点难以确定,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识别与描述,因而无法对油气运移及富集区域做出准确预测。本文针对影响描述层间小断层的因素采取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改善层间断层成像,为准确识别与描述层间断层奠定基础;通过地层倾角扫描技术细致刻画小断层;利用优势频带分频相位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宽频带地震资料的断裂系统识别。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准确识别与描述了永1井区深层层间断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 Vol. 42 (5): 568-571 [摘要] ( 1394 ) [HTML 1KB] [PDF 2621KB] ( 827 )
572 王西文, 徐凤银, 冯云发, 胡杰, 徐尚成, 苏明军, 冯会元, 蒋波
三湖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方法研究
三湖地区浅层低速异常体可造成地震反射同相轴从浅到深"下拉"现象,这种"下拉"异常给气藏识别带来了陷阱。只有采用正确的静校正方法,消除浅层低速异常体影响,才能正确识别由含气目的层引起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下拉"现象。本文提出的静校正方法是利用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确定V1速度和参考模型,采用折射静校正计算出静校正量,然后进行高低频分离,先应用高频分量,叠后应用低频分量来确定构造形态和交点闭合。剩余的静校正量用反射波自动剩余静校正解决。台东2号含气异常钻探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静校正方法是正确的。
2007 Vol. 42 (5): 572-580 [摘要] ( 1413 ) [HTML 1KB] [PDF 11083KB] ( 851 )
581 王宝彬, 赵波, 侯爱源, 罗斌
随钻VSP记录中井场噪声的衰减
随钻VSP技术是钻井工程中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的新手段。但是此法带来的相关噪声非常强,如何从这类强噪声背景中提取有效信号一直是此法应用的关键。为此,本文介绍一种随钻VSP记录的多域去噪方案,即对于给定的噪声模型,首先在先导信号及先导信号互相关前的共炮点道集上以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减去相干噪声;然后根据随钻VSP记录上井场相干噪声的波场特征,在先导信号互相关后的共接收点道集中进一步去噪。实际数据的去噪效果明显,表明这一去噪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007 Vol. 42 (5): 581-585 [摘要] ( 1138 ) [HTML 1KB] [PDF 2024KB] ( 974 )
消息
585
“中国石油学会2007年成都物探技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2007 Vol. 42 (5): 585-585 [摘要] ( 997 ) [HTML 1KB] [PDF 94KB] ( 811 )
非地震
586 薛国强, 李貅, 郭文波, 底青云
大回线源瞬变电磁场响应特性
对不同偏移距情况下的大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据计算,并给出回线框内外各测点磁场分布平面图。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回线中心地带60%范围内,垂直磁场分量分布相对稳定,适合进行快速扫面测量,但水平磁场相对较弱,在回线内不宜观测水平磁场分量。通过对倾斜地层情况下的回线源的响应进行等效面积计算可知,当地层较平时,磁场垂直分量能量较大,当地层较陡时,垂直分量能量较小,并给出了不同倾角情况下的磁场幅值误差表。
2007 Vol. 42 (5): 586-590 [摘要] ( 1080 ) [HTML 1KB] [PDF 1547KB] ( 1100 )
地震地质
591 许淑梅, 王金铎, 于建国, 韩文功, 崔殿, 翟玉兰
济阳拗陷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深埋藏溶蚀特征及储集意义
通过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的岩心描述和镜下观察,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的特征,建立了埋藏溶蚀作用的识别标志。碳酸盐岩溶洞中有机和无机气液两相包体共生普遍,并与全烃包体伴生,发黄绿色荧光。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为90℃~150℃,具有"双峰"分布特征。δ13C值为-2.2~-3.5;δ18O值为-17.4~-13.2,与加里东期裂缝和印支期裂缝充填物的同位素值相比,埋藏期溶洞充填物碳同位素值具有明显向高值迁移、氧同位素具有向低值迁移的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稳定同位素数据支持埋藏溶蚀作用的存在。文中还对研究区桩古10井下古生界储集空间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桩古10井残留的马家沟组灰岩受后期埋藏溶蚀作用显著,各种次生的溶蚀洞、扩容缝和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储集空间类型为复合型。复合型孔隙的形成主要是孤北洼陷巨厚的第三系沉积物压释水沿边界断层向高部位的桩西潜山运移,作用于桩古10井区的下古生界,在埋藏条件下产生溶蚀而形成。
2007 Vol. 42 (5): 591-596 [摘要] ( 1150 ) [HTML 1KB] [PDF 6340KB] ( 919 )
讨论
597 魏继东, 李庆忠
检波器组内高差对高频信息压制的理论分析
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中,目前普遍采用地表低速带的速度V0乘以目的层反射波主频的1/4视周期来计算检波器组内高差允许值,即使在沙漠及山地的地震资料采集中也是如此。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证明:在主频不是很高而次生干扰波非常发育的一些工区,采用降速带的速度V1乘以最浅目的层反射波主频的1/2视周期计算组内高差,就可以得到信噪比较高的用于构造解释的低频剖面;相反,如果在这类地区拘泥于原先关于组内高差的规定,就会因为强烈的次生干扰波没有得到有效压制而导致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大大降低,进而使得企图通过减小组内高差、保护高频信息、提高分辨率的初衷也无法实现。
2007 Vol. 42 (5): 597-602 [摘要] ( 1486 ) [HTML 1KB] [PDF 3989KB] ( 1214 )
综述
603 张军华, 朱焕, 郑旭刚, 王伟, 周振晓, 钟磊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技术评述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国内外宽方位角勘探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宽方位角的定义、并给出了部分应用实例。文中列举了宽方位采集中对覆盖次数、面元、最大炮检距、最小炮检距等采集参数的设计要求,并列出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宽方位角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方位角旅行时间校正、视各向异性动校正、基尔霍夫求和法三维DMO、方位角速度谱分析等宽方位角处理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处理流程。关于宽方位角采集资料的解释,文中建议用好相干、振幅、相位等常见地震属性外,应尝试使用复合地震属性。
2007 Vol. 42 (5): 603-610 [摘要] ( 448 ) [HTML 1KB] [PDF 2603KB] ( 791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