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首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综合信息
 ·广告合作
  广告须知
 ·全文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优先出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编 辑 部
  关于我们
  编辑办公
  创刊50周年专题片
 ·编辑部公告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已创建
· 2023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2021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 李培明主编被聘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物探学字〔2017〕6号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 本刊将全文上网
        更多...
 访问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年 41卷 3期
刊出日期:2006-06-15

处理方法
目录
经验交流
测量技术
消息
采集技术
综合研究
测井技术应用
地震地质
经验交流
   
目录
0
目录
2006 Vol. 41 (3): 0-0 [摘要] ( 75 ) [HTML 1KB] [PDF 0KB] ( 93 )
0
英文摘要
2006 Vol. 41 (3): 0-0 [摘要] ( 48 ) [HTML 1KB] [PDF 740KB] ( 232 )
采集技术
249 章多荣, 张军华, 安燕燕, 蒋永祥, 陆文志
窟窿山地区地震采集激发参数研究
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老地层出露,而且缺少潜水面或潜水面极深,地形恶劣,表层断裂发育,导致激发条件很差,严重影响了该区激发参数的选择。本文通过虚反射机理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虚反射能量设计最佳激发井深、增强下传地震波能量的采集方法。对于长药柱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药柱长度与地震波响应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考虑了长药柱的跨层激发问题,认为跨层激发对激发低频地震波不利,应力求在同一个速度层内激发。
2006 Vol. 41 (3): 249-252,270 [摘要] ( 304 ) [HTML 1KB] [PDF 1210KB] ( 607 )
253 熊金良, 刘洋, 岳英, 薛广建
极浅海区水体地震响应正演模拟
由于极浅海地区水体中多次鸣震和混响的旅行时间较短,容易与一次反射波发生混叠,难以有效应用预测反褶积等处理手段。为此本文从理论上针对水体多次波的类型,分别推导了它们所对应的时间域响应方程和频率域响应方程,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四层介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其中第一层为海水,海水深度由6m变化到50m。正演结果表明:各类水体多次波之间存在极性和强度的差别;当海水较浅时,水体多次波与一次波出现混叠,难以分开;随着海水深度增大,水体多次波与一次波分离,彼此时差增大,而且多次波能量逐渐衰减,因此两者极易识别。
2006 Vol. 41 (3): 253-257 [摘要] ( 293 ) [HTML 1KB] [PDF 633KB] ( 409 )
258 吕公河, 尹成, 周星合, 徐峰
基于采集目标的地震照明度的精确模拟
传统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复杂山地地表和复杂地下构造地区。为此本文提出了面向地质目标、基于模型正演模拟的地震采集设计方法。该法利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Kirchhoff积分波场研究地震波的入射和反射的能量分布特征,提出将地震照明度分解为震源对地下界面的照明度及地下反射界面对地表检波器的照明度,并分别通过对两种照明度的分析,确定采集数据的信噪比和地表检波器的照明度,判断地面排列采集反射能量的均匀性,从而确定地震数据偏移成像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同时,在不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的前提下,可对采集数据进行直观有效的分析评价,有利于设计人员对观测系统参数进行有目的的修改和完善。
2006 Vol. 41 (3): 258-261 [摘要] ( 450 ) [HTML 1KB] [PDF 828KB] ( 509 )
处理方法
262 张素芳, 徐义贤, 雷栋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多次波去除技术
本文基于波动方程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预测减去法,采用近期迅速发展的多尺度变换系统中的Curvelet变换替代减去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变换具有最优稀疏约束条件,能使一次波在一组基函数上的投影能量尽可能小。其主要实现过程为:对地震记录数据进行Curvelet变换,以预测多次波的Curvelet域的系数为阈值,采用类似去噪的手段去除多次波。该方法能满足去除多次波过程的能量最小准则。文中在Curvelet算法数值实验中尝试了先把地震记录做Radon变换,并用Curvelet阈值法减去Radon域的多次波,再把去除了多次波的数据做反Radon变换即为多次波去除结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Radon域进行Curvelet变换去除多次波的效果更好,并能更好地保留一次波的能量。
2006 Vol. 41 (3): 262-265 [摘要] ( 322 ) [HTML 1KB] [PDF 482KB] ( 566 )
266 伊振林, 王润秋
一种新的混合相位反褶积方法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常用预测反褶积方法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它具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①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②反射系数序列是随机过程。上述假设条件与实际地震子波的混合相位存在较大差别。为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相位反褶积方法。其实现过程为:①根据地震记录的自相关和地震子波自相关之间的关系,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地震子波的振幅谱,进而计算出地震子波的自相关;②利用计算出来的地震子波自相关设计一个最小相位滤波器,然后加一个延迟量于自相关函数的主对角线上,将最小相位反滤波器分解为一个长度很短的滤波器,再与一个长度较长的滤波器进行褶积,可得到一系列的混合相位子波和混合相位滤波器;③将得到的混合相位滤波器和原始地震道进行褶积,选取一定的判别准则,以选出最佳的混合相位滤波器以及相应的混合相位子波。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可知,分时窗反褶积的效果要好于单时窗反褶积,混合相位反褶积效果好于最小相位反褶积。在分时窗求取地震子波时,为了得到更好的反褶积效果,要注意时窗宽度与算子长度之间的关系。
2006 Vol. 41 (3): 266-270 [摘要] ( 397 ) [HTML 1KB] [PDF 1497KB] ( 823 )
271 陈仲委, 尧德中
自适应顺序统计滤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基于信号局部统计性质的、能同时压制加性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的自适应顺序统计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为了进一步强化滤波器保护同相轴细节的能力,文中将自适应顺序统计滤波器与加权中值滤波器相结合,针对地震资料实际情况,分别对地震剖面噪声方差的估计、自适应系数的计算以及加权中值滤波的权的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并研制了相应的软件;用实际资料对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而实用。
2006 Vol. 41 (3): 271-274 [摘要] ( 332 ) [HTML 1KB] [PDF 1152KB] ( 527 )
275 黄自萍, 徐伶俐, 周继顺
起伏地表声波方程的数值模拟
在实际地震勘探中,经常会遇到形状复杂的起伏地表,而实际采集的有关地表形状和介质的数据在进行数值模拟时都可视为对某一区域进行矩形剖分后所得网格点上的值,也就是说所获得的地表是一个阶梯状的地表,与实际的地表存在很大差异。利用阶梯状地表数据对地震记录进行波动方程模拟时,在阶梯的角点处会产生严重的干扰,进而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本文利用声波方程,对阶梯状地表数据进行样条插值处理,得到了与起伏地表比较吻合的四边形网格剖分。经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用样条插值的方法逼近地表后进行计算的结果可以消除由于角点的奇性而产生的误差,减少了干扰,提高了计算精度。
2006 Vol. 41 (3): 275-280 [摘要] ( 326 ) [HTML 1KB] [PDF 3124KB] ( 438 )
281 张红梅, 刘洪
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叠后地震道内插
τ-p变换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数据插值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着地震数据信息量不足及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往往导致在τ-p域的地震数据插值结果存在假象、不准确。研究表明:在τ-p域对地震数据进行稀疏,即正确选择离散参数的采样对于重建缺失的地震信息非常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地震道内插方法。该法根据叠后零炮检距剖面在局部时窗内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使用稀疏离散τ-p变换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内插。理论数据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实该法能使地震数据空间方向的采样得到加密,有效去除了空间假频。
2006 Vol. 41 (3): 281-285 [摘要] ( 301 ) [HTML 1KB] [PDF 893KB] ( 520 )
286 曹孟起, 刘占族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及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性能PC机群的出现,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作为常规偏移成像处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善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不大地区地震资料成像效果的一种有效处理手段。目前普遍应用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波动方程积分解的Kirchhoff积分法和基于波动方程差分解的有限差分法。Kirchhoff积分法虽然计算精度较低,但速度分析快捷,运算效率高,适应能力强,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可明显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并可充分利用CRP道集进行AVO反演、叠前波阻抗反演及地震属性的提取。
2006 Vol. 41 (3): 286-289 [摘要] ( 394 ) [HTML 1KB] [PDF 1067KB] ( 709 )
消息
289
关于“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四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四次物探技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14日~21日在兰州召开,现将有关会议事宜通知如下。
2006 Vol. 41 (3): 289-289 [摘要] ( 250 ) [HTML 1KB] [PDF 94KB] ( 375 )
294
关于“2006年SPG/SEG昆明国际地球物理会议”的通知
(一)会议主办、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二)会议时间、地点及接站事项1.会议时间:2006年10月27日至29日;2.会议地点:云南玉溪市抚仙湖风景区阳光海岸酒店.
2006 Vol. 41 (3): 294-294 [摘要] ( 239 ) [HTML 1KB] [PDF 100KB] ( 409 )
综合研究
290 王鑫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低孔、低渗含气储层综合反演与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低孔、低渗含气储层具有以下特点:①构造对天然气聚集不起控制作用,岩性尖灭和储层内物性变化控制着天然气的聚集和成藏;②储层薄、煤层与储层伴生、储层识别标志不清;③含气砂岩与泥岩速度相近(含气砂岩与泥岩间的波阻抗差值小)。文中针对该区含气储层的特点,提出了地质统计波阻抗反演、岩性及孔隙率反演的综合反演技术,得出以下认识:①孔隙率是反映气层的敏感参数;②地质统计波阻抗反演可提高分辨率,是识别煤层和高速灰岩的有效手段;③岩性反演可识别砂岩,岩性约束下的砂岩孔隙率反演可从砂岩中识别气层。文中所述的综合反演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低孔、低渗含气储层的描述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储层的预测精度。
2006 Vol. 41 (3): 290-294 [摘要] ( 339 ) [HTML 1KB] [PDF 1050KB] ( 572 )
295 朱秋影, 刘洪林, 吴清岭, 李艳玲, 张学娟
K-L变换在AVO交会图分析中的应用
AVO属性交会图分析是进行AVO解释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由于AVO属性参数之间具有统计相关性,因此利用AVO属性交会得到的解释结果有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对原交会图的属性空间进行K-L变换,再利用新空间的交会图来辅助识别交会异常。文中简要地介绍了离散K-L变换基本原理及实现步骤,并应用该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AVO属性交会图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6 Vol. 41 (3): 295-298,302 [摘要] ( 301 ) [HTML 1KB] [PDF 800KB] ( 539 )
299 徐丽英, 徐鸣洁, 陈振岩
利用谱分解技术进行薄储层预测
采用短时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实现了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的成像特征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地震资料主频至高频端的地震分辨能力。本文介绍了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谱分解数据体的类型及其解释方法,充分利用谱分解得到的一系列单一频率的调谐振幅数据体研究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铁匠炉地区近源沉积砂砾岩储层,查清了该套储层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和有效储层横向展布特征,预测结果已被钻井所证实。
2006 Vol. 41 (3): 299-302 [摘要] ( 433 ) [HTML 1KB] [PDF 716KB] ( 835 )
303 代双河, 高军, 臧殿光, 刘文利
滨里海盆地东缘巨厚盐岩区盐下构造的解释方法研究
滨里海盆地东缘隆起带下二叠统是一套巨厚的膏盐层,局部发育多个巨厚盐丘,厚度从200~3500m不等。由于盐丘与围岩(上二叠统碎屑岩)之间存在巨大速度差异,造成盐下石炭系目的层地震反射层在盐丘部位出现构造上拉的现象。如何通过盐下构造地震解释方法研究来准确恢复盐下构造形态,成为制约研究区勘探突破和增储上产的关键。经过多年对盐下构造解释方法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盐丘发育区及类似地质特征地区进行精细解释的方法,包括速度分析技术、模型正反演技术、古构造恢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恢复盐下地层相对真实的构造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2006 Vol. 41 (3): 303-307,322 [摘要] ( 420 ) [HTML 1KB] [PDF 1411KB] ( 527 )
308 温声明, 杨德兴, 王贵重, 王志勇, 刘永雷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在高陡构造区的应用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用常规的速度建场方法难以准确落实构造。本文针对高陡复杂构造区的构造特点,结合多年山前复杂构造区的速度研究及建场经验,提出了适用于高陡复杂构造区速度研究思路及建场方法——高陡构造区层速度替换建场法。该方法在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落实中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构造图。
2006 Vol. 41 (3): 308-312 [摘要] ( 315 ) [HTML 1KB] [PDF 1019KB] ( 504 )
313 毕建国, 王良书, 梁绍波
辽河拗陷深层地震采集技术
辽河拗陷以往采集的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较低,不能满足辽河油田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需要,为此必须以获得良好的深层资料为目标,努力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辽河油田分公司选择辽河拗陷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北部地区为突破口,通过采用最佳岩性激发、有效弱信号保护、变观测系统、增加覆盖次数等一系列改进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系列攻关试验,并采集了新的地震资料。可以明显地看出,新资料不仅具有丰富的浅层信息,其深层(3000m以下)及潜山内幕反射也很清晰,分辨能力有明显提高。
2006 Vol. 41 (3): 313-318 [摘要] ( 281 ) [HTML 1KB] [PDF 2017KB] ( 457 )
经验交流
319 张奎, 徐广民, 倪逸
稳健估计算法求取AVO截距和梯度
准确地求取截距(A)和梯度(B)对于AVO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地震噪声的存在给截距和梯度的可靠估计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针对地震记录存在异常噪声时用传统的最小二乘算法求取的截距和梯度不可靠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稳健估计算法来计算AVO截距和梯度的方法。最小二乘法是基于数据的测量误差呈正态分布,而稳健估计算法可适用于数据的测量误差呈尾部外露的柯西分布。实际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当局部异常噪声使得AVO响应特征发生严重畸变时,利用假设噪声具有高斯分布特征的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很难得到截距和梯度的合理估计,而稳健估计算法则可以给出比较精确的计算结果。因此,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对于多参数AVO反演及其他一些地球物理反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6 Vol. 41 (3): 319-322 [摘要] ( 310 ) [HTML 1KB] [PDF 638KB] ( 512 )
323 曹孟起, 王九拴, 邵林海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及应用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是油气勘探领域正在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是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该方法也被称作弹性参数反演。由于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利用了大量地震及测井信息,较叠后声阻抗反演在可信度方面有很大提高,并能对含油气性进行半定量-定量描述。本文在简要论述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方法的反演实例。
2006 Vol. 41 (3): 323-326 [摘要] ( 371 ) [HTML 1KB] [PDF 984KB] ( 815 )
327 李辉峰, 邓飞, 周熙襄
利用TS与GA的混合算法(TSGA)求取剩余静校正量
静校正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问题,当大量未知参数存在时,常规的遗传算法(GA)几乎必然存在早熟收敛现象,很难保证全局收敛。为此,在Glover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GA与TS(禁忌搜索算法)的混合策略——TSGA。通过把TS独有的记忆功能引入到GA进化搜索过程之中,构造了新的重组算子TSR,针对GA爬山能力差和易早熟的缺陷,把TS作为GA的灾变算子TSM,即当GA陷于局部极值时,用TS对GA进行适当规模灾变,这样既保持了GA的已有搜索成果,又可以使GA跳出可能的局部极值陷阱,最终使搜索向全局极值前进。TSGA通过TS算法克服了GA爬山能力差的弱点,综合了GA具有多出发点、TS具有记忆功能和爬山能力强的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剩余静校正量求取的复杂非线性问题。模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具有适应能力强、能快速收敛于大静校正量最优解的优点,是一项实用的求取复杂地形条件下静校正量的方法。
2006 Vol. 41 (3): 327-332 [摘要] ( 394 ) [HTML 1KB] [PDF 1487KB] ( 498 )
333 万忠宏, 闫玉魁, 詹世凡, 汪恩华
属性模型速度建场法
通常采用基于地震速度谱的速度建场方法,受速度谱质量影响,往往导致构造成图精度降低。本文根据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岩层性质的关系,提出了属性模型速度建场技术。该方法首先根据钻井、测井、VSP等资料进行反射层位标定;然后按照速度属性划分单元层,对比解释地层界面、断层等;根据断层的分割,把单元层划分为多个地层块体,并找出各单元属性特征(深度、含砂量平面变化、岩石性质)对速度纵、横向变化控制机理,分层建立各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以上关系,从井出发,进行内插及外推形成合理的速度模型,最后利用该速度模型在低幅度构造区直接进行时-深转换。该方法在吐哈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2006 Vol. 41 (3): 333-336 [摘要] ( 319 ) [HTML 1KB] [PDF 931KB] ( 493 )
337 余鹏, 彭勇民, 宋传春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隐蔽圈闭的识别效果
准噶尔盆地腹部位于斜坡或凹陷处,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因此构造圈闭不发育,但隐蔽圈闭的勘探潜力非常巨大。本文根据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制作了该区的沉积体系分布图及基于层序、准层序组、准层序等约束的砂体模型。沉积体系分布图展示了早、晚叠合,平面上迁移的低水位期及高水位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模型显示出两个富砂区:①中3区块、中1区块;②夏盐3井区。前者的进积、退积砂及在清晰的尖灭点处形成了典型的上超或下超型岩性圈闭。此外,认为在地震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中,数据高值、低值区与地震剖面强反射的匹配关系代表了富砂区及砂体发育趋势;地震剖面上呈透镜或上倾尖灭状的强反射同相轴对应三角洲砂体或滩坝砂的地震相解释。
2006 Vol. 41 (3): 337-340 [摘要] ( 295 ) [HTML 1KB] [PDF 1037KB] ( 496 )
341 曹务祥
可控震源技术使用误区分析
本文针对可控震源技术应用和参数选取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垂直叠加、驱动幅度、扫描斜坡和激发能量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建议。垂直叠加对时不变噪声不起作用,提高覆盖次数比提高震次更有利于压制噪声;驱动幅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不一定能增加扫描信号的下传能量,而是增加了谐波成分;扫描斜坡对低频有压制作用,并能减少吉布斯现象;震动能量与扫描长度成正比,单位频率扫描能量与扫描频宽成反比。在可控震源的使用中,人们应克服凭经验选取参数的缺点,通过增强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选取参数。
2006 Vol. 41 (3): 341-345 [摘要] ( 318 ) [HTML 1KB] [PDF 1169KB] ( 851 )
测量技术
346 冯凯, 陈刚, 罗敏学
二次定位技术的应用
二次定位技术是浅海过渡带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二次定位方法有声学二次定位法和初至波二次定位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声学二次定位方法数据采集慢且回收率低,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大多采用初至波二次定位方法。但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套应用较好的初至波二次定位软件。本文根据UNOCAL项目的技术要求,采用ENSOCO公司开发的初至波二次定位软件,结合该项目的实际采集数据,对该软件的原理及主要应用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一套具体应用方法。经测试表明:在一条二维地震测线上,对每一道检波器分别采用声学定位及初至波二次定位,两者间误差均在5m以内。
2006 Vol. 41 (3): 346-349 [摘要] ( 358 ) [HTML 1KB] [PDF 624KB] ( 586 )
地震地质
350 袁井菊, 陈明, 何晓松, 马伟
辽河东部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及成因分析
本文以地震剖面、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运用Cross提出的以基准面为参照面的高分辨率成园地层学理论,采用基准面旋回上升和下降二分法,在该凹陷古近系内部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及5个三级层序界面,建立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高分辨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并划分出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沉积地层充填样式和沉积体系展布,分析了地层格架的主要控制因素,并预测了各层序格架内部有利储集体的发育与分布。指出该凹陷两翼古水系发育,是扇三角洲或浊积扇体发育的有利地区,为寻找隐蔽油气藏指明了方向。
2006 Vol. 41 (3): 350-356 [摘要] ( 265 ) [HTML 1KB] [PDF 1524KB] ( 616 )
测井技术应用
357 王贺林
复杂结构井的过套管测井技术应用
过套管测井是在已下套管井中完成的用以解决油气层识别、储层物性参数计算为目的的测井系列,在复杂井中用来代替常规的裸眼测井,以便减少在大斜度井中的测井事故,缩短测井周期。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过套管测井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大港油田的庄海401井。结果表明,过套管测井不仅解决了油气层判别的问题,也提供了较准确的物性参数,同时降低了施工作业的难度,缩短了占井周期,这一点对海上钻井尤为重要。
2006 Vol. 41 (3): 357-361 [摘要] ( 244 ) [HTML 1KB] [PDF 1229KB] ( 438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写作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申请成为审稿人
 读者中心
 期刊订阅
 免费电子目录
 下载中心
 稿件加工模版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地球物理学报
           更多...
冀ICP备14016681号
版权所有 © 2008《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42042号